《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二览辉亭》

时间: 2025-01-19 18:16:22

城里最高处,坡陀见一城。

山多来有绪,江远静无声。

歌吹风前度,楼台雨後明。

风光同楚蜀,聊此慰平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二览辉亭
作者:苏辙 〔宋代〕

城里最高处,坡陀见一城。
山多来有绪,江远静无声。
歌吹风前度,楼台雨後明。
风光同楚蜀,聊此慰平生。

白话文翻译:

在城中最高的地方,远远望去是一座城市。
山多而有情趣,江水遥远而静谧。
歌声和乐曲在风中飘荡,楼台在雨后显得格外明亮。
这风光与楚地和蜀地的景色相同,聊以此来慰藉我平生的心情。

注释:

  • 坡陀:指高地或山坡。
  • :情绪、情感,这里指山的情趣。
  • 歌吹:歌声和乐声。
  • 风光同楚蜀:指风景与楚国和蜀国的美景相似。

典故解析:

  • 楚蜀:楚国和蜀国在古代被认为是风景如画的地方,常用以形容美丽的自然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青莲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兄弟苏轼与其齐名。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金陵,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在政治动荡的背景下,诗人求得一方宁静,借景抒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陵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开头两句以“城里最高处”引出视野,展现出一种开阔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高处的向往。接着描绘山水的宁静与动感,形成对比,给人一种“远离喧嚣”的感觉。后半部分提到“歌吹风前度”,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起来,表达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最后一句“聊此慰平生”则点明了诗人借景抒怀的主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慰藉。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和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里最高处,坡陀见一城:从高处俯瞰,映入眼帘的是整座城市的全貌。
  2. 山多来有绪,江远静无声:山多而富有情趣,远处的江水安静无声,带来一种宁静的氛围。
  3. 歌吹风前度,楼台雨後明:歌声在风中飘荡,雨后的楼台显得格外明亮,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美。
  4. 风光同楚蜀,聊此慰平生:这美丽的风光与楚地和蜀地的美景相媲美,借此美景来安慰自己的平淡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歌吹风前度,楼台雨後明”,前后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比喻:用“风光同楚蜀”比喻自然的美丽,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安慰,体现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人类的繁华与喧嚣。
  • :代表自然的宁静与情趣。
  • :象征悠远与静谧的心境。
  • 歌吹:代表生活的乐趣与动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坡陀”指的是什么? a) 山坡
    b) 河流
    c) 城市
    答案:a) 山坡

  2. 诗人借景抒怀的目的是什么? a) 赞美城市
    b) 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c) 反映内心的宁静
    答案:c) 反映内心的宁静

  3. “歌吹风前度,楼台雨後明”这句中,风和雨分别象征什么? a) 动与静
    b) 喜与悲
    c) 远与近
    答案:a) 动与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之美,表达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孤独的哲学思考。
  • 李白《庐山谣》:以更豪放的气魄描绘自然,与苏辙的细腻描写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