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适春雨》

时间: 2025-01-04 09:37:43

久遭客禁往还稀,风雨萧条只自知。

春色有情犹入眼,客愁无赖巧侵眉。

山僧寄语收茶日,野老留人供社时。

久住不须嫌寂寞,此间偏与拙相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久遭客禁往还稀,风雨萧条只自知。
春色有情犹入眼,客愁无赖巧侵眉。
山僧寄语收茶日,野老留人供社时。
久住不须嫌寂寞,此间偏与拙相宜。

白话文翻译:

由于长时间被禁锢在外,进出的人稀少,只有我自己感受到风雨的萧条。春天的色彩虽有情意,却依旧映入眼帘;而我作为客人,愁苦无奈,愁苦更是悄然侵染我的眉头。山中的僧人寄语我,何时才能品茶,乡间的老人则留我在社日时节。长久地住在这里,不必嫌弃寂寞,这里恰好与我的笨拙相合。

注释:

  • 久遭客禁:长久以来受到外界的禁锢。
  • 往还稀:来往的人很少。
  • 风雨萧条:形容环境的荒凉和冷清。
  • 春色有情:春天的景色有情感的表现。
  • 客愁无赖:作为客人的我无奈地感到愁苦。
  • 山僧:山中修行的僧人。
  • 社时:指乡村祭社的时间。
  • 拙相宜:与我的笨拙相适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也是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词俱佳而著称,作品中常见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辙被贬期间,反映了他在艰难环境中的心境与感受,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与思乡之情,以及对孤寂生活的自我调侃与接受。

诗歌鉴赏:

苏辙的《次韵王适春雨》通过对春雨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诗的开头“久遭客禁往还稀”便揭示了作者的客居生活和对自由的向往,而“风雨萧条只自知”则显示了他内心的凄凉与无奈。虽然春天的色彩依旧让人感到温暖,但在这份温暖中,仍然掺杂了浓厚的愁苦。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山僧寄语”和“野老留人”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尽管生活中充满寂寞,但仍然可以找到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孤独中对生命的思考。诗人在感受自然时,既有对美的欣赏,也有对处境的反思,最终在“久住不须嫌寂寞,此间偏与拙相宜”中达到了自我和解与接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深度,体现了苏辙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遭客禁往还稀:长时间受到外界的限制,出入的人变得稀少,显示了孤独的环境。
  2. 风雨萧条只自知:只有我自己感受到这萧条的风雨,表达了内心的孤寂。
  3. 春色有情犹入眼:春天的景色仍然美丽,虽有情感,却无法驱散心中的愁苦。
  4. 客愁无赖巧侵眉:作为客人,无奈的愁苦悄然染上眉头,表现了内心的无奈与忧伤。
  5. 山僧寄语收茶日:山中的僧人寄托了对我品茶时光的期待,暗示人际温暖。
  6. 野老留人供社时:乡间的老人邀请我留下来,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
  7. 久住不须嫌寂寞:长时间待在这里,不必觉得孤独。
  8. 此间偏与拙相宜:这个地方恰好与我的笨拙相符,表达了自我调适的过程。

修辞手法:

  • 拟人:春色被赋予“有情”的特质,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山僧寄语”和“野老留人”,形成了美妙的对仗。
  • 比喻:将“客愁”比作一种无奈的状态,形象而生动。

主题思想:

诗中表现了作者在孤独和愁苦中的思考与自我调节,尽管身处困境,但仍然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与人情的温暖,体现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色: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风雨:象征人生中的困难与孤独。
  • 山僧、野老:象征人际间的温暖与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的《次韵王适春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无奈
    C. 愤怒

  2. “久遭客禁往还稀”的意思是什么? A. 出入的人很多
    B. 长期受到限制
    C. 风雨非常大

  3. 诗中提到的“山僧”和“野老”代表了什么? A. 自然景观
    B. 亲情与关爱
    C. 历史人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两首诗都展现了孤独的情感,但苏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李白则表达了对酒的陶醉与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