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扬州郭》

时间: 2024-12-29 03:47:21

菊芳沙渚残花少,柳过秋风坠叶疏。

堤绕门津喧井市,

路交村陌混樵渔。

畏冲生客呼童仆,欲指潮痕问里闾。

非为掩身羞白发,自缘多病喜肩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入扬州郭
作者: 李绅〔唐代〕

菊芳沙渚残花少,
柳过秋风坠叶疏。
堤绕门津喧井市,
路交村陌混樵渔。
畏冲生客呼童仆,
欲指潮痕问里闾。
非为掩身羞白发,
自缘多病喜肩舆。

白话文翻译:

在扬州的城郭外,菊花芬芳却沙滩上残花不多,秋风吹过,柳树的叶子稀疏飘落。堤岸环绕着门口和渡口,热闹的井市人声鼎沸,路交错着乡间小路,农民和渔民混杂而行。我害怕路过的生客呼唤我的童仆,想要指着潮水的痕迹询问乡里邻居。并不是因为羞于掩藏我的白发,而是因为多病的我更愿意坐在肩舆中出行。

注释:

  • 菊芳:菊花的香气。
  • 沙渚:沙滩。
  • 残花少:残存的花朵不多。
  • 柳过秋风:柳树在秋风中摇曳。
  • 堤绕门津:堤岸环绕着门口和渡口。
  • 井市:市场。
  • 樵渔:樵夫和渔夫。
  • 冲生客:路过的生客。
  • 潮痕:潮水留下的痕迹。
  • 里闾:乡里邻居。
  • 肩舆:一种古代的轿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绅(约 778-817),唐代诗人,字梦阮,号玉溪生,豫州南阳人。他以诗歌著称,风格清新,常表现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李绅的诗歌多描绘乡村景象和人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入扬州郭》创作于李绅晚年,反映了他对故乡和生存环境的深情眷恋。在诗中,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恬淡、宁静的氛围。开头两句描绘了菊花和柳树,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与孤寂。接下来的几句则描写扬州的热闹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秋风中的孤独感与人间的繁华。诗人以“非为掩身羞白发,自缘多病喜肩舆”自述心境,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与接受。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体验,也映射了普遍的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菊芳沙渚残花少:菊花的香气在沙滩上弥漫,然而残留的花朵已不多,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2. 柳过秋风坠叶疏:柳树在秋风中摇曳,叶子稀疏飘落,表现出秋天的萧瑟。
  3. 堤绕门津喧井市:堤岸环绕着门口和渡口,市场里人声喧嚣,形成与前面孤寂的反差。
  4. 路交村陌混樵渔:乡间小路交错,农民和渔民交错而行,表现出一种人间烟火气。
  5. 畏冲生客呼童仆:害怕路过的生客呼唤我的童仆,透露出作者的孤独感。
  6. 欲指潮痕问里闾:想要指着潮水的痕迹询问乡邻,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向往。
  7. 非为掩身羞白发:并不是因为羞于掩藏我的白发。
  8. 自缘多病喜肩舆:而是因为多病的我更愿意坐在肩舆中出行,体现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接受。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将自然的萧瑟与市场的喧嚣形成对比,突显作者的孤独感。
  • 比喻:用“潮痕”比喻岁月的流逝,增添了诗的意象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流逝的感叹,以及在繁华与孤独之间的矛盾心情,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接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坚韧与孤独。
  • 柳树: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潮痕: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不可逆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A. 梅花 B. 菊花 C. 柳树 D. 桃花

  2. 作者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兴奋

  3. 诗的最后一句“自缘多病喜肩舆”中,“肩舆”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交通工具 B. 一种饮食 C. 一种植物 D. 一种乐器

答案:

  1. B,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对比李绅的《入扬州郭》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李绅更侧重于人与环境的关系,而王维则注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