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韩子苍》

时间: 2025-01-19 22:45:27

忍饥彻困聊上书,世故如许可复耐。

孔兄有底唤不来,人意政缘俗物败。

撑肠一钵十方糜,要是坚持衲僧戒。

失身文字因果中,黄发犹还毛颍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韩子苍 吴则礼 〔宋代〕

忍饥彻困聊上书,世故如许可复耐。 孔兄有底唤不来,人意政缘俗物败。 撑肠一钵十方糜,要是坚持衲僧戒。 失身文字因果中,黄发犹还毛颍债。

白话文翻译:

忍受饥饿和困苦,勉强写信给你,世间的纷扰如许,还能忍受多久呢? 孔兄(指孔子)在哪里,怎么叫都叫不来,人们的意志往往因为世俗的物质而败坏。 填饱肚子只需一碗粥,重要的是坚持僧人的戒律。 陷入文字的因果之中,连年老的黄发之人还在还着毛笔的债(指还在为文字劳作)。

注释:

  • 忍饥彻困:忍受饥饿和困苦。
  • 世故:指世间的纷扰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 孔兄:指孔子,这里用作比喻,表示理想或高尚的人格。
  • 有底:在哪里。
  • 人意:人们的意志。
  • 政缘:正是因为。
  • 俗物:世俗的物质诱惑。
  • 撑肠一钵:填饱肚子只需一碗粥。
  • 十方糜:指简单的食物。
  • 衲僧戒:僧人的戒律。
  • 失身文字因果中:陷入文字的因果之中,指为文字劳作。
  • 黄发:指年老的人。
  • 毛颍债:指还在为文字劳作,毛颍指毛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于世俗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这首诗是写给韩子苍的,表达了对世俗的无奈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作者忍受饥饿和困苦的情况下写给朋友的,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的纷扰和精神追求的坚持,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忍饥彻困聊上书”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对朋友的倾诉。“孔兄有底唤不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奈,通过孔子的形象,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后两句则转向对精神追求的坚持,即使生活困苦,也要坚守僧人的戒律,不陷入文字的因果之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理想追求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忍饥彻困聊上书:忍受饥饿和困苦,勉强写信给你。
  2. 世故如许可复耐:世间的纷扰如许,还能忍受多久呢?
  3. 孔兄有底唤不来:孔兄(指孔子)在哪里,怎么叫都叫不来。
  4. 人意政缘俗物败:人们的意志往往因为世俗的物质而败坏。
  5. 撑肠一钵十方糜:填饱肚子只需一碗粥。
  6. 要是坚持衲僧戒:重要的是坚持僧人的戒律。
  7. 失身文字因果中:陷入文字的因果之中,指为文字劳作。
  8. 黄发犹还毛颍债:连年老的黄发之人还在还着毛笔的债(指还在为文字劳作)。

修辞手法:

  • 比喻:“孔兄有底唤不来”中,用孔子比喻理想或高尚的人格。
  • 对仗:“忍饥彻困聊上书”与“世故如许可复耐”形成对仗,强调了困境和世故的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通过对比世俗的纷扰和精神追求的坚持,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孔兄:用孔子比喻理想或高尚的人格。
  • 俗物:世俗的物质诱惑,象征世俗的纷扰。
  • 衲僧戒:僧人的戒律,象征精神追求的坚持。
  • 文字因果:指为文字劳作,象征陷入世俗的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孔兄”指的是谁? A. 孔子 B. 韩子苍 C. 吴则礼 D. 其他

  2. 诗中“撑肠一钵十方糜”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填饱肚子只需一碗粥 B. 需要很多食物 C. 不需要食物 D. 其他

  3. 诗中“失身文字因果中”指的是什么? A. 陷入文字的因果之中 B. 不需要文字 C. 喜欢文字 D. 其他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吴则礼的《寄韩子苍》:都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与吴则礼的《寄韩子苍》:都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更好地理解吴则礼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