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水寺 赵蕃 〔宋代〕 雾合深林晓到迟,树摇宿雨讶晴曦。不知客里何迁次,一似山中初起时。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雾气笼罩着深林,到达时天已不早,树枝摇落昨夜的雨滴,惊讶于晴朗的晨曦。不知在客居之地如何变迁,一切仿佛就像山中刚刚醒来时的样子。
注释
- 雾合深林:雾气笼罩着深林。
- 晓到迟:天亮得晚,到达时已经不早。
- 树摇宿雨:树枝摇落昨夜的雨滴。
- 讶晴曦:惊讶于晴朗的晨曦。
- 客里何迁次:在客居之地如何变迁。
- 一似山中初起时:一切仿佛就像山中刚刚醒来时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与当时另两位诗人韩淲齐名,人称“乾淳三大家”。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游览白水寺时所作。白水寺位于风景秀丽之地,诗人清晨到达,感受到雾气、深林、宿雨和晴曦的交织,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雾气和深林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美丽。首句“雾合深林晓到迟”,描绘了雾气笼罩下的深林,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次句“树摇宿雨讶晴曦”,通过树枝摇落宿雨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晴朗晨曦的惊喜。后两句“不知客里何迁次,一似山中初起时”,则表达了诗人在客居之地感受到的宁静与安详,仿佛回到了山中初醒时的状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雾合深林晓到迟:清晨的雾气笼罩着深林,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里的“雾合”形象地描绘了雾气的浓密,“晓到迟”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树摇宿雨讶晴曦:树枝摇落昨夜的雨滴,惊讶于晴朗的晨曦。这里的“树摇宿雨”通过细节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讶晴曦”则表达了诗人对晴朗晨曦的惊喜。
- 不知客里何迁次:在客居之地如何变迁。这里的“客里”指的是客居之地,“何迁次”则表达了诗人对变迁的感慨。
- 一似山中初起时:一切仿佛就像山中刚刚醒来时的样子。这里的“一似”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怀念,“初起时”则描绘了山中清晨的宁静与安详。
修辞手法
- 拟人:“树摇宿雨”中的“摇”字赋予了树枝以人的动作,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比喻:“一似山中初起时”中的“一似”将客居之地与山中生活进行了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怀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清晨雾气、深林、宿雨和晴曦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意境,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雾合深林:雾气笼罩的深林,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象征着自然的静谧与美丽。
- 树摇宿雨:树枝摇落昨夜的雨滴,通过细节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讶晴曦:惊讶于晴朗的晨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惊喜与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雾合深林”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雾气笼罩的深林 B. 晴朗的晨曦 C. 树枝摇落宿雨 D. 山中初起时
-
“树摇宿雨讶晴曦”中的“讶”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惊讶 B. 喜悦 C. 悲伤 D. 平静
-
诗中的“一似山中初起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A. 客居之地 B. 山中生活 C. 晴朗的晨曦 D. 雾气笼罩的深林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清晨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孟浩然《春晓》:通过描绘春天的清晨,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赵蕃《白水寺》:两首诗都描绘了山中的清晨,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对赵蕃的生平和诗歌风格有详细的介绍。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对古代诗歌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赵蕃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