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凉》

时间: 2024-12-29 16:50:18

得地能消暑,閒居兴若何。

楼高延月早,亭敞受风多。

萤火明还灭,蝉声断复拖。

夜深心更迥,忽送采莲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得地能消暑,閒居兴若何。
楼高延月早,亭敞受风多。
萤火明还灭,蝉声断复拖。
夜深心更迥,忽送采莲歌。

白话文翻译:

这块地方能够消暑,闲居生活又如何呢?
楼房高耸早早就能看到月亮,亭子开阔能多受凉风。
萤火虫的光明时隐时现,蝉鸣的声音时断时续。
夜深时心中思绪更加飞扬,忽然传来采莲的歌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得地:指环境、地方,表示适合的地方。
  • 消暑:消解暑热。
  • 閒居:安静的生活,闲适的居住。
  • 延月:借指月亮的出现。
  • 萤火:萤火虫,夜间发光的小昆虫。
  • 断复拖:蝉鸣的声音时而断断续续,时而拖延。

典故解析:

  • 采莲歌:指古代采莲时所唱的歌,表达了采莲的乐趣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武祥,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常蕴含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夏季,反映了诗人在一个宜人的地方消暑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纳凉》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夜,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夏夜清凉的美感。开篇两句,诗人首先表达了居住环境的优越,强调了“得地”的重要性,通过“消暑”二字,直接揭示了诗的主题。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以“楼高延月早,亭敞受风多”生动描绘了高楼与宽敞亭子所带来的优美自然环境,传达出一种闲适安逸的生活态度。

后四句则转向夜晚的景象,萤火虫的闪烁与蝉鸣的声音构成了诗人耳边的自然乐章,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特别是“夜深心更迥”,表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情感波动,内心的思绪因环境而更加丰富。最后一句“忽送采莲歌”则将诗的情境推向高潮,既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又引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得地能消暑:在适宜的环境中,能够有效地避暑。
  2. 閒居兴若何:闲居的生活趣味如何呢?
  3. 楼高延月早:高楼早早便能看到明月,暗示着诗人对夜晚的期待。
  4. 亭敞受风多:宽敞的亭子能够多受凉风,表现出一种舒适的氛围。
  5. 萤火明还灭:夜晚萤火虫的光亮时隐时现,增添了夜的诗意。
  6. 蝉声断复拖:蝉鸣的声音断断续续,描绘了夏夜的宁静与生动。
  7. 夜深心更迥:夜深人静,心中的思绪更加飞扬,体现出内心的情感深邃。
  8. 忽送采莲歌:突然传来采莲的歌声,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环境的描写来映射心境。
  • 拟人:萤火虫的光明和蝉声被赋予了生命,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夜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眷恋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安于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清幽与宁静,代表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萤火虫: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美丽,增添了夜的神秘感。
  • 蝉声:夏季的象征,代表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韵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得地”指的是什么?

    • A. 地理位置
    • B. 环境适宜
    • C. 建筑物
    • D. 自然风光
  2.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采莲歌”表达了什么?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爱情的追忆
    • D. 对历史的思考
  3. 诗中的“夜深心更迥”意味着什么?

    • A. 内心更加平静
    • B. 思绪更加纷乱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金武祥的《纳凉》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美,却各自侧重不同的情感表达,前者侧重于自然的享受与闲适,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