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虎首经至宝,华池神水真金。
故知上善利源深。不比寻常药品。
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
依时采取定浮沈。进火须防危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白虎的经典经文是至宝,华池中的神水如真金般珍贵。因此,真正的高尚之人所追求的利益源头是深远的,无法与普通的药品相提并论。如果想要修成九转的道理,首先要修炼自己的内心,保持坚定的信念。应根据时机选择方法,掌握浮沉的规律,炼火时要防范危险。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虎: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权威与力量。
- 华池:传说中的神池,象征珍贵的水源。
- 九转:指道教炼丹术中的一种境界,象征修行的高深。
- 持心: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 浮沉:比喻事物的变化与起伏。
- 进火须防危甚:意为在炼丹或修炼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防止意外。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白虎首经”与道教典籍《白虎通义》有关,讲述了道教的思想和修行方法。华池则可能与古代的炼丹术相关,象征着修炼过程中的珍贵资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伯端,宋代著名道士和诗人,以修道与炼丹著称。他的诗词常常涉及道教思想,表达了对修行的理解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张伯端对道教修行的深入思考之际,反映了他对炼丹与内心修炼的重视,旨在传达高尚的道德追求与修行的智慧。
诗歌鉴赏:
《西江月(十二之三)》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修行智慧的诗。诗中通过白虎和华池的比喻,象征着修炼过程中的珍贵与艰难。张伯端在诗中明确指出,真正的修行不仅仅在于外在的药品与物质,而更多地依赖于内心的修炼与坚持。他提醒修行者要依时而动,掌握浮沉的规律,体现了道教注重顺应自然与内心和谐的思想。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工整的方式,使得诗句在朗读时更加富有韵律感,同时也增强了诗的思想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虎首经至宝:表明白虎之经是修行的珍宝,强调其重要性。
- 华池神水真金:华池的水比金子还要珍贵,象征修行所需的珍贵资源。
- 故知上善利源深:由此可知,真正的善行其利益根源深厚,不是普通药品所能比拟的。
- 若要修成九转:想要达到高深的修行境界。
- 先须炼己持心:首先要修炼自己的内心,保持坚定的信念。
- 依时采取定浮沈:根据时机选择适当的方法,掌握事物的起伏规律。
- 进火须防危甚:在炼火时要小心谨慎,以免发生危险。
修辞手法:
- 比喻:白虎与华池的比喻,增强了诗的意象感。
- 对仗:整首诗采用了对仗工整的形式,使得语言更加优美。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修行者在追求道理与境界时,内心的修炼和对时机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强调内在的修行远比外在的物质更为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虎:象征力量与权威。
- 华池:象征珍贵的资源与修炼的环境。
- 九转:象征高深的修行境界。
- 心:象征内心的修炼与坚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权威与力量
B. 平和与安宁
C. 富贵与奢华
答案:A -
“华池神水真金”中的“真金”比喻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珍贵的修行资源
C. 普通药品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九转”是指什么? A. 一种药物
B. 道教的炼丹术境界
C. 自然现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老子的经典著作,探讨道教的思想与修行。
- 《赤壁赋》:苏轼的名篇,谈及人生哲理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比较张伯端的《西江月(十二之三)》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但张伯端更注重内心修炼,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放纵的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道教文化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伯端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