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题《东溪草堂图》》

时间: 2025-01-14 20:47:35

一段不平山色,几株本分桃花。

小桥红板逐溪斜。

锦带一条虹跨。

梦里江乡鱼稻,眼前杜曲桑麻。

清明无客不思家。

闲看草堂图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段不平山色,几株本分桃花。
小桥红板逐溪斜。锦带一条虹跨。
梦里江乡鱼稻,眼前杜曲桑麻。
清明无客不思家。闲看草堂图画。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幅不平整的山色,几株朴素的桃花绽放。
小桥的红色木板斜斜地横跨在溪流上,像一条锦带跨越在空中。
梦中想起故乡的鱼和稻米,眼前却是杜曲的桑麻。
清明节时没有客人,心中更是思念家乡。
闲暇时看着草堂的画卷,心中感慨万千。

注释:

  • 不平山色:指的是山的轮廓不平整,多指山势起伏。
  • 本分桃花:本分意为朴素,桃花指的是桃树的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 红板:指小桥的红色木板。
  • 锦带:比喻美丽的带子,这里形容小桥的形态优美。
  • 梦里江乡:指梦中对故乡江南的向往。
  • 杜曲:指的是杜甫所居住的地方,常用以代指农村的环境。
  • 清明:指的是清明节,扫墓祭祖的日子,常常让人思念故乡。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乡愁。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在清明时节,诗人以草堂图作为引子,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西江月 题《东溪草堂图》》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乡愁的诗。诗中通过对山色、桃花、小桥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图景。开篇不平的山色与几株桃花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自然的生动与和谐。小桥的红板与溪水相接,画面如诗如画,富有生气。随后,诗人将目光投向梦中的江乡,鱼稻的丰饶与眼前的桑麻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最后,诗人以“清明无客不思家”收尾,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体现了诗人在节日中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悠远,以自然景物为依托,传达出浓厚的乡愁,令人读来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段不平山色,几株本分桃花”:描绘出一幅自然画卷,山的轮廓与桃花的质朴引人入胜。
    • “小桥红板逐溪斜”:小桥与溪水的结合,展现出宁静的乡村生活。
    • “锦带一条虹跨”:形象生动,桥如锦带,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 “梦里江乡鱼稻,眼前杜曲桑麻”:梦与现实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乡之情。
    • “清明无客不思家”:清明节的孤独感加剧了思乡的情感。
    • “闲看草堂图画”:通过欣赏画作来寄托情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锦带一条虹跨”,将桥比作锦带,形象生动。
    • 对仗:如“梦里江乡鱼稻,眼前杜曲桑麻”,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淡淡的乡愁与人生的哲思。

意象分析:

  • 山色:象征自然的宁静与雄伟。
  • 桃花:代表春天、希望与生命。
  • 小桥: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
  • 鱼稻:象征丰收与家乡的富饶。
  • 杜曲桑麻:体现农村生活的朴素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小桥的颜色是什么?

    • A. 绿色
    • B. 红色
    • C. 白色
  2.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在诗中通过什么节日表现出来?

    • A. 中秋
    • B. 清明
    • C. 春节
  3. 诗中提到的“锦带”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桥
    • B. 鱼与稻
    • C. 桃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春望》,均描写自然景色与乡愁。

  • 诗词对比:樊增祥的《西江月》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心灵感悟,前者更侧重于乡愁的表达,后者则强调旅途的急迫与壮丽。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樊增祥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