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目》

时间: 2025-01-06 11:34:03

不辞巘险访龙潭,潭底无穷碧似蓝。

乱石鸣滩溪过九,飞泉泻瀑堑分三。

虽然道士能相引,不比樵人得尽谙。

怊怅飞桥无路到,乘风应许御云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施枢的《东天目》

不辞巘险访龙潭,
潭底无穷碧似蓝。
乱石鸣滩溪过九,
飞泉泻瀑堑分三。
虽然道士能相引,
不比樵人得尽谙。
怊怅飞桥无路到,
乘风应许御云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前往险峻的龙潭探访。潭水深邃,色彩如同蓝天。溪流在乱石间穿行,激起水声,飞泉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三条瀑布。虽然道士能够引导我,但比起樵夫对这里的了解,还是不如他熟悉。感慨的是那飞桥无法到达,心里希望能乘风而行,骑上云头。

注释:

  • 不辞巘险:不惧险峻的山峰。
  • 龙潭:传说中的龙居住的潭水,象征神秘之地。
  • 碧似蓝:潭水的颜色如同天空般深邃。
  • 乱石鸣滩:在石头间奔流的溪水发出声响。
  • 飞泉泻瀑:从高处飞流而下的泉水形成瀑布。
  • 道士:道教的修道者,能引导人们。
  • 樵人:砍柴人,熟悉山林地理。
  • 怊怅:感到失落与惆怅。
  • 飞桥:形容理想化的桥,无法抵达的地方。
  • 乘风应许:希望能借助风力,让心愿得以实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施枢,字子升,宋代诗人,晚期活动于南宋,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山水诗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兼具哲理。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寄情于山水,自然成为他抒发情感与思想的寄托,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鉴赏:

施枢的《东天目》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间安宁的向往。诗的开头“不辞巘险访龙潭”即表现出诗人不顾艰险,勇于探寻未知的精神,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欲望。接着“潭底无穷碧似蓝”,生动地描绘了龙潭的美丽,层次分明的色彩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潭水的深邃与神秘。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虽然道士能相引,不比樵人得尽谙”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樵夫的敬佩,暗示了即使是道士也无法与樵夫对自然的熟悉程度相比,折射出人对自然的真实体验和洞察力。最后“怊怅飞桥无路到,乘风应许御云骖”则流露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无奈,诗人向往超然物外的自由,却被现实的局限所束缚,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施枢作为宋代诗人的深邃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辞巘险访龙潭:诗人不怕艰险,前往龙潭,表现勇气。
  2. 潭底无穷碧似蓝:描绘潭水的深邃与美丽。
  3. 乱石鸣滩溪过九:溪水在乱石中流淌,声响悦耳。
  4. 飞泉泻瀑堑分三:飞泉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三条瀑布。
  5. 虽然道士能相引:道士虽能引导。
  6. 不比樵人得尽谙:樵夫对这片山水更为了解。
  7. 怊怅飞桥无路到:感到无奈,飞桥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
  8. 乘风应许御云骖:希望能乘风而行,追寻梦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潭底无穷碧似蓝”,用比喻增强了潭水的形象。
  • 对仗:如“飞泉泻瀑堑分三”,整齐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溪水“鸣滩”,使自然充满生命。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展现了探索未知的勇气,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反映了人生的无奈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潭:象征神秘与探险。
  • 碧水:代表清澈和宁静。
  • 飞泉:象征力量与自由。
  • 樵人:象征与自然亲密的生活状态。
  • 飞桥:象征理想与追求的距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不辞辛苦去的地方是? A. 龙潭
    B. 高山
    C. 河流
    D. 溪谷

  2. 诗中“潭底无穷碧似蓝”主要描写了什么? A. 潭水的深邃
    B. 天空的颜色
    C. 石头的形状
    D. 云彩的变化

  3. 诗人认为樵人比谁更了解自然? A. 道士
    B. 渔夫
    C. 旅人
    D. 书生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施枢的《东天目》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风景,前者侧重于险峻的探险,后者则更注重宁静的生活。施枢展现了对未知的渴望,而王维则流露出对安宁的向往,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