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赋小字》

时间: 2025-01-19 20:16:06

岸桐花开春欲老,目断斜阳芳信杳。

东风不筦客情多,杜鹃啼月青山小。

意思解释

春夜赋小字

作者:施枢 〔宋代〕

原文展示:

岸桐花开春欲老,目断斜阳芳信杳。
东风不筦客情多,杜鹃啼月青山小。

白话文翻译:

岸边的梧桐花开了,春天快要结束了,眼望斜阳,芳香的信息渐渐消失。
东风不管客人的情怀有多少,杜鹃在月下啼叫,青山显得格外渺小。

注释:

  • 岸桐:岸边的梧桐树。
  • 芳信:指花香的消息。
  • 不筦:不管、不顾。
  • 杜鹃:一种鸟类,常在春夏季节啼鸣。
  • 青山小:青山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幽静和渺小。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杜鹃”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离愁别绪相关,杜鹃啼叫象征着对故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枢,字用之,号阳春,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感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春末夏初,作者在春夜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表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歌鉴赏:

《春夜赋小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首句“岸桐花开春欲老”勾勒出春天的美好,但随之而来的“目断斜阳芳信杳”,则让人感受到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诗人在这里使用了“目断斜阳”这一意象,表现出远望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接下来的“东风不筦客情多”,则引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东风象征着春的温暖和生机,却又不顾游子的情感,显得冷漠无情。最后一句“杜鹃啼月青山小”,通过杜鹃的啼叫增添了夜晚的寂寥感,青山在月光下显得渺小,暗示着自然的伟大与人类情感的微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岸桐花开春欲老”: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春天的繁华与即将逝去的感慨。
    • 第二联“目断斜阳芳信杳”: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眼望斜阳,芳香的消息已无处寻觅。
    • 第三联“东风不筦客情多”:以东风象征春天的温暖,但同时也暗示着它对游子情感的漠视。
    • 第四联“杜鹃啼月青山小”:通过杜鹃的啼叫和青山的渺小,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芳信杳”比喻春天的消逝。
    • 拟人:东风被赋予了“不管”的情感,表现出自然的冷漠。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寄予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岸桐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繁荣。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晚年的孤独。
  • 杜鹃:象征离愁与思念。
  • 青山:象征自然的伟大与人类情感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寒冬的冷漠
    C. 秋天的萧瑟
    答案:A

  2. “杜鹃啼月青山小”中,杜鹃的啼叫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思念与孤独
    C. 幸福
    答案:B

  3. 诗中“岸桐花开春欲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失落与惆怅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春夜赋小字》都描绘了春夜的美景,但前者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后者则突出了人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施枢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