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愁二首》
时间: 2025-01-14 11:04:13意思解释
散愁二首
作者: 杜甫 〔唐代〕
原文展示:
久客宜旋旆,兴王未息戈。
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
百万传深入,寰区望匪它。
司徒下燕赵,收取旧山河。
闻道并州镇,尚书训士齐。
几时通蓟北,当日报关西。
恋阙丹心破,沾衣皓首啼。
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
白话文翻译:
久居他乡的人该回家了,国家的动乱仍未平息。
蜀地的星光已经减少,江边的雨声在夜晚却更为频繁。
百万大军深入敌境,四方的视野却没有别的希望。
司徒正下移到燕赵,试图恢复旧有的河山。
听说并州的镇守,尚书正在训练士兵。
何时能畅通蓟北,今天的消息传到关西。
我对朝廷的思念破碎,泪水沾湿了衣襟。
老魂无法招回,归路恐怕会迷失很久。
注释:
- 旆: 旗帜。
- 兴王: 指兴起王朝,恢复国家。
- 蜀星: 蜀地的星星,象征希望。
- 江雨: 江边的雨声,象征忧愁。
- 百万传: 指大军深入敌境。
- 司徒: 古代官名,负责治理和安抚民众。
- 燕赵: 指北方地区。
- 丹心: 忠诚的心。
- 皓首: 白发,象征年老。
- 魂: 灵魂,这里指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多描写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国家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诗中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动乱的忧虑。
创作背景:
《散愁二首》是杜甫在流亡生涯中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故乡的渴望。杜甫历经战乱,目睹了国家的破败与人民的苦难,因而在诗中流露出浓重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杜甫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感。开篇即以“久客宜旋旆”引入,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而“兴王未息戈”则道出国家仍然处于动乱之中,令人倍感沮丧。诗中提到的“蜀星”“江雨”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后半部分提及的“恋阙丹心破”,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关切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杜甫深厚的诗歌修养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久客宜旋旆: 长时间在外的人应该回家了。
- 兴王未息戈: 国家尚未恢复,战争仍在继续。
- 蜀星阴见少: 蜀地的希望逐渐减少。
- 江雨夜闻多: 江边的雨声在夜里显得更加频繁,象征着忧愁。
- 百万传深入: 大军深入敌境,形势严峻。
- 寰区望匪它: 四周的环境让人感到绝望。
- 司徒下燕赵: 重要官员下到北方地区,试图恢复秩序。
- 收取旧山河: 试图收复昔日的江山。
- 闻道并州镇: 听说并州的军队正在安抚民众。
- 尚书训士齐: 官员们在训练士兵,准备应对危机。
- 几时通蓟北: 何时能畅通北方的消息?
- 当日报关西: 今日的消息传到关西。
- 恋阙丹心破: 对朝廷的忠诚与渴望已破碎。
- 沾衣皓首啼: 泪水沾湿衣服,象征年老与无奈。
- 老魂招不得: 年老的灵魂无法召回。
- 归路恐长迷: 归家的路途恐怕会漫长而迷失。
-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蜀星与希望相联系,表示希望的减少。
- 对仗: “久客”“旋旆”对“兴王”“息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通过“老魂招不得”赋予灵魂以人性,使情感更加丰富。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杜甫通过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动乱局势的无奈,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意象分析:
- “蜀星”: 象征着希望与未来,但在诗中却逐渐减少,反映出国家的动荡与不安。
- “江雨”: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丹心”: 忠诚的心,象征着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感。
- “皓首”: 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奈的心境。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蜀星”象征什么?
- A. 明亮的星星
- B. 希望
- C. 战争
- D. 诗人的故乡
-
“老魂招不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故乡的愧疚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归乡无望的无奈
- D. 对战争的恐惧
-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中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故土的思念,和《散愁二首》相似。
- 李白的《静夜思》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思乡情感,情绪更加柔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诗选》
- 《杜甫的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