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澄泉兰若》

时间: 2025-01-01 15:09:43

山半古招提,空林雪月迷。

乱流分石上,斜汉在松西。

云集寒庵宿,猿先晓磬啼。

此心如了了,即此是曹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澄泉兰若
作者: 郑谷 〔唐代〕

山半古招提,空林雪月迷。
乱流分石上,斜汉在松西。
云集寒庵宿,猿先晓磬啼。
此心如了了,即此是曹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寺庙,坐落在山的一半,空旷的林间被雪和明月的光辉迷住了眼。急流在石头上奔腾,斜挂的银河在松树的西边。云彩聚集在寒冷的庵堂中,猿猴在晨曦中最先鸣叫磬声。我的心境如同这般明澈,这里便是曹溪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招提:古代寺庙的代称。
  • 迷:迷乱,茫然。
  • 斜汉:指斜挂的银河。
  • 冷庵:寒冷的庵堂。
  • 磬: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寺庙中。

典故解析:

  • 曹溪:指的是曹洞宗的发源地,象征着禅宗的清净和明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约于公元840年-约870年),字穆之,号澄泉,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富有禅意,擅长山水田园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郑谷在山间寺庙的静谧时光,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及内心的感悟。诗中展现了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体悟。


诗歌鉴赏:

郑谷的《宿澄泉兰若》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山林图景。诗的开头“山半古招提,空林雪月迷。”展现了一个古老的寺庙坐落在山的一半,四周空旷的林木被雪和月光的映照而显得神秘而迷人。接着“乱流分石上,斜汉在松西。”描绘了山中奔流的溪水与银河倒挂的壮丽景象,增强了自然的动感与灵动感。

“云集寒庵宿,猿先晓磬啼。”则通过描写云彩聚集在寒冷的庵堂,猿猴在晨曦中鸣叫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寂与清幽的心境。最后一句“此心如了了,即此是曹溪。”则将个人的内心感受与禅宗的境界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清净心境,暗示着通过自然的观察与内心的反思,诗人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明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禅宗思想的理解,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而又深邃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半古招提:古老的寺庙在山的半腰,暗示了古老与宁静。
  2. 空林雪月迷:空旷的森林被雪和月光所迷惑,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3. 乱流分石上:急流在石头上奔腾,显示出自然的力量与动感。
  4. 斜汉在松西:银河斜挂在松树的西边,暗示着宇宙的浩瀚与神秘。
  5. 云集寒庵宿:云彩在寒冷的庵堂聚集,给人一种静谧与孤寂的感觉。
  6. 猿先晓磬啼:猿猴在清晨鸣叫磬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7. 此心如了了:诗人的心境如同明澈的水面,表现出内心的宁静。
  8. 即此是曹溪:这里便是曹溪,象征着达到了禅宗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描绘心境。
  • 对仗:如“乱流分石上,斜汉在松西”体现了对称的美感。
  • 拟人:猿猴的叫声被赋予了生命的灵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的心灵的宁静与明悟,反映了禅宗思想的影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招提:象征传统与宁静。
  • 雪月:象征纯洁与美好。
  • 乱流:象征动荡与力量。
  • 斜汉:象征浩瀚与神秘。
  • 寒庵:象征孤独与清幽。
  • :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半古招提”中的“招提”指什么? A. 古老的寺庙
    B. 山的半边
    C. 清晨的露水

  2.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来表现内心的宁静? A. 急流
    B. 斜挂的银河
    C. 猿猴的叫声

  3. “此心如了了,即此是曹溪”的意思是什么? A. 诗人迷失了方向
    B. 诗人感到清晰明了
    C. 诗人感到孤独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郑谷的《宿澄泉兰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郑谷更注重内心的领悟,而王维则更加突出自然的美丽。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郑谷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