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安厚卿》
时间: 2025-01-17 09:34:3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安厚卿
作者: 韩维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庙廊接武窥风范,
藩翰交符识典刑。
即听攀辕倾里巷,
少回征辔燕家亭。
池边密叶听莺语,
庭下残花坠鹤翎。
不必阳关动离思,
西湖柳色正青青。
白话文翻译:
庙宇的走廊与武道相接,令人仰望风范;
文士们互相交往,识别典籍与法令。
听说你即将攀上高车,经过这里的巷子,
不妨稍作停留,回头看看燕家亭。
池边的密叶中,传来黄莺的鸣叫;
庭院下,残花飘落,犹如鹤的翎羽。
不必在阳关曲调中动情离别,
西湖的柳树正绿意盎然,恰是美好时节。
注释:
- 庙廊:古代庙宇的走廊。
- 武窥风范:武道的风范和气派。
- 藩翰:文人、士人的交往与交流。
- 攀辕:指高车,意指出行、出征。
- 倾里巷:指经过的巷子。
- 燕家亭:燕家亭为一个地点,可能是友人的住所。
- 密叶:指繁密的叶子。
- 莺语:黄莺的鸣叫声。
- 鹤翎:指鹤的羽毛,象征轻盈。
- 阳关:指阳关曲,常用作离别的象征。
- 西湖柳色:指西湖边的柳树,象征春天的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情,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友人安厚卿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借景抒怀,展现了西湖的美景和离别时的心境。
诗歌鉴赏:
《送安厚卿》是一首流畅而富有画面感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淡然态度。全诗以庙廊、池边、庭下等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诗的开头即用“庙廊接武窥风范”引入,展现出一种庄重与气派,暗示友人即将踏上征途。接着,诗人提到“即听攀辕倾里巷”,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出发的感慨,同时邀请友人在离去之前稍作停留,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诗中“池边密叶听莺语,庭下残花坠鹤翎”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与友人的离别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最后两句“不必阳关动离思,西湖柳色正青青”则是对离别情绪的淡化,诗人不愿在离别之际沉浸于悲伤,而是选择欣赏眼前的美景,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通过这首诗,韩维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体现了宋代诗歌的清新脱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庙廊接武窥风范:庙宇的走廊与武道相接,体现出一种气派。
- 藩翰交符识典刑:文人之间的交往,识别法令与典籍,表现出才华横溢的气息。
- 即听攀辕倾里巷:听说你即将出发,经过这条巷子,表现对友人的关心。
- 少回征辔燕家亭:希望你能稍作停留,回头看看燕家亭,体现出友情的温暖。
- 池边密叶听莺语:池塘边繁密的叶子中,传来黄莺的鸣叫,描绘出春的生机。
- 庭下残花坠鹤翎:庭院中的残花飘落,宛如鹤的羽毛,暗示离别的惆怅。
- 不必阳关动离思:不必在阳关曲中感伤离别,表现出洒脱。
- 西湖柳色正青青:西湖的柳树正翠绿,象征着新的生活和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鹤翎”比喻残花,强调轻盈与惆怅。
- 对仗:如“池边密叶”与“庭下残花”,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惜别,同时展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命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庙廊:象征传统文化与精神寄托。
- 黄莺:象征春天与希望。
- 残花:代表离别与惆怅。
- 柳色:象征生机与青春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阳关”主要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友谊
- C. 旅行
答案:A. 离别
-
“池边密叶听莺语”中“莺”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一种鸟
- C. 一种树
答案:B. 一种鸟
-
诗中提到的“燕家亭”可能是?
- A. 诗人的家
- B. 朋友的家
- C. 一处风景
答案:B. 朋友的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
- 王维的《送别》
诗词对比:
- 韩维的《送安厚卿》与王维的《送别》都是送别诗,但韩维的诗更注重描绘自然景物,体现出一种恬淡的情感,而王维的《送别》则更多强调离别的伤感情绪。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