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
时间: 2025-01-19 17:51: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中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厮配得才貌仙郎,
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久是云散高唐,
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
何必枉悲伤。
白话文翻译
在襁褓中,父母叹息双亡。
即使在那华美的环境中,谁知道我被娇养?
幸好我生来英俊豪气,宽宏大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稍稍挂心在心上。
真好像是明亮的月光,清风吹拂着玉堂。
我配得上才貌双全的仙郎,
赢得了长久的美好生活,
也必然折磨了我幼年时的坎坷。
最终不过是云散在高唐,
水干涸在湘江。
这是尘世中应有的消长,
何必白白地悲伤呢?
注释
- 襁褓:一种包裹婴儿的布,象征幼年。
- 绮罗丛:指华丽的环境,象征富贵生活。
- 英豪阔大:形容人豪爽、气度不凡。
- 私情:个人情感。
- 霁月光风:清澈的月光和清新的风,形容美好环境。
- 仙郎:才貌双全的青年。
- 高唐:传说中的美好之地,象征美好的追求。
- 湘江:古诗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离愁别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年-1763年),清代著名小说家,因其代表作《红楼梦》而闻名于世。其作品深入探讨了人性、社会和家庭等多个主题,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红楼梦十二曲》是《红楼梦》中的一部分,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在清代社会动荡和家庭变迁的历史背景下,曹雪芹通过悲剧性的故事揭示了人生的脆弱与不确定性。
诗歌鉴赏
《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以深刻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人生中的悲欢离合。开篇讲述了父母的双亡,抒发了失去亲情的无奈与孤独,这种悲痛在襁褓中即已埋下了种子。接着,诗人在华美的环境中成长,虽然条件优越,却无法逃避内心的孤寂。这种矛盾在诗中反复出现,让人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用“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来比喻人生的无常,暗示了美好的事物总会消逝。这样的哲理不仅令人沉思,也引发了对生活的重新审视。最后一句“何必枉悲伤”,则是对人生起伏的豁达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接受与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初始的悲剧,父母的离去为后续的情感埋下了伏笔。 -
纵居那绮罗丛中谁知娇养?
即使身处富贵之地,内心的孤独无人知晓。 -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自我安慰,认为自己的气度与豪情弥补了情感的缺失。 -
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选择不去关注个人情感,表现出一种理智和冷静。 -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描绘美好的环境,渲染诗人理想中的生活。 -
厮配得才貌仙郎,
对理想伴侣的描绘,展现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
博得个地久天长,
渴望长久的幸福,但隐含着对现实的质疑。 -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幼年经历的苦难,成为了日后生活的烙印。 -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传达对失去的感慨。 -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
反思人生的起伏,承认这是自然规律。 -
何必枉悲伤。
对悲伤的释然,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霁月光风”比喻理想生活的美好。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例如“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接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失去的释然,体现了悲中有乐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襁褓:象征幼年与无辜,承载着初始的悲剧。
- 绮罗丛:富贵与美好,暗示外在环境的迷人与内心的孤独。
- 霁月光风:象征理想生活中的美好气息。
- 高唐与湘江:分别象征理想与现实,反映出生活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襁褓”指的是什么?
A. 婴儿
B. 华丽的环境
C. 失去的亲情
D. 理想的伴侣 -
“霁月光风”用来形容什么?
A. 生活的苦涩
B. 理想的生活
C. 失去的美好
D. 不幸的命运 -
作者最后一句“何必枉悲伤”的意思是?
A. 劝人放弃梦想
B. 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C. 对曾经的怀念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其他曲子:如《桃花扇底江南水》。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探讨人生与孤独。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登高》,两者都展现了人生的悲苦与哲思,但曹雪芹更倾向于内心的感悟,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的苦难。
参考资料
-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 现代诗词评论杂志,关于《红楼梦》的多篇解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