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田园美景:杏树的帘子招呼着客人来饮酒,远处可以看到山庄的轮廓。水中漂浮着菱角和水草,鹅儿在水里游荡,燕子在桑树和榆树之间飞舞。一畦畦春韭绿油油的,十里外稻花的香味扑鼻而来。在这样一个盛世里,没有饥荒和困苦,何必忙于耕种和织布呢?
注释
- 杏帘:指杏树的帘子,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 招客饮:招呼客人来饮酒,表现出一种热情好客的氛围。
- 菱荇:水中生长的植物,常见于湖泊中。
- 鹅儿水:指在水中游动的鹅,增添了活泼的气氛。
- 桑榆:桑树和榆树,通常指代乡村的自然景象。
- 韭绿:春韭,象征生机盎然的春天。
- 稻花香:稻花盛开散发出的香气,代表丰收的喜悦。
- 盛世:指国家繁荣昌盛的时期,表现出生活的安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年-1763年),清代小说家,著有《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他的作品通常描绘了封建社会的复杂人际关系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杏帘在望》创作于曹雪芹的晚年,正值清代的繁荣时期。诗中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盛世安定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哲思。
诗歌鉴赏
《杏帘在望》是一首描写春日田园风光的诗作,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繁荣的感慨。首句“杏帘招客饮”即用“杏帘”这一意象,引人入胜,似乎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热情的邀请。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水中菱角、游鹅和飞燕,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诗歌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社会状况的思考,描绘了丰收的景象与安定的生活。通过“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可以感受到农田的富饶与美好,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对劳动的尊重。最后一句“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更是一种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表现出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切思考,彰显了清代文学的独特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杏帘招客饮:杏树的帘子在春风中摇曳,招呼着客人来饮酒,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
- 在望有山庄:远处的山庄隐约可见,增添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菱荇鹅儿水:水面上漂浮着菱角和水草,鹅在水中悠然自得,画面生动。
- 桑榆燕子梁:燕子在桑树和榆树之间飞来飞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一畦春韭绿:春天的韭菜生机勃勃,象征着希望与活力。
- 十里稻花香:远处稻田的花香扑鼻而来,给人以丰收的喜悦。
- 盛世无饥馁:在这样一个繁荣的时代,没有饥荒和贫困。
- 何须耕织忙:在安定的生活中,何必再忙于耕作和织布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味结合,营造出温馨的画面。
- 对仗:如“春韭绿”与“稻花香”,形成和谐的音韵。
- 排比:通过连续的意象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生动与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的春日美景与社会的安定繁荣,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与对盛世景象的珍惜,体现了对人性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帘:象征春天的温暖、热情。
- 鹅儿:象征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韭绿、稻花香:象征丰收和希望。
- 山庄:象征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也寄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安定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杏帘招客饮”指的是什么意象? A. 秋天的收获
B. 春天的温暖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
诗中提到的“十里稻花香”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繁荣
C. 荒凉
D. 愁苦 -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劳动的重要性
B. 对安定生活的珍惜
C. 对战争的渴望
D.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了理想中的田园生活。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诗词对比
- 《杏帘在望》与《桃花源记》:两者皆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杏帘在望》更侧重于盛世的安宁,而《桃花源记》则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
- 《杏帘在望》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王维的诗歌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曹雪芹则更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
参考资料
- 《红楼梦》曹雪芹著
- 《唐诗三百首》编者:陆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