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清朝 消夏第二集咏秋露》
时间: 2025-01-01 16:03: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桂冷千山,葭苍一水,西风咽断蝉声。
罗纨夜润,招凉粘湿疏萤。
明月不堪赠与,披衣愁若故乡情。
还惊起,蕉阴睡鹤,独唳空庭。
更念汉宫旧事,赐近臣消渴,醉浥金茎。
烟凄蔓草,铜仙清梦迟醒。
翠盘又倾碎玉,藕花香杳泪珠零。
休分付,一枝湘管,写怨秋屏。
白话文翻译
在凉爽的桂花香中,千山显得冷峻;一片芦苇在苍水之上,西风中,蝉声已被压抑而消失。夜晚的罗纨被露水滋润,微风中,湿润的萤火虫轻轻飞舞。明亮的月光不能再赠予我,只能披上衣衫,愁绪如故乡的思念。忽然惊起的白鹤,在蕉树阴影下,孤独地啼叫着,回荡在空荡的庭院。更让我怀念汉宫往事,皇帝赐给近臣的美酒,浸润着金色的茎叶。烟雾弥漫,蔓草凄凉,梦境中的清醒变得缓慢。翠玉盘子又倾覆,碎玉洒落,藕花的香气溶于泪珠的细雨中。不要再分付我,拿起这一枝湘管,写下对秋天的怨恨与思念。
注释
- 桂:指桂花,象征着清雅与秋天的气息。
- 千山、苍水:描绘秋季的自然景象,意在表现凉意与萧瑟。
- 西风:代表着秋风,带来凉意与伤感。
- 罗纨:一种轻薄的绸缎,夜晚的露水使其变得湿润。
- 湘管:指一种古老的乐器,常用来表达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文澜,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历史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季的夜晚,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怀念,体现出深厚的情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庆清朝·消夏第二集咏秋露》是一首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诗作。诗中首先通过“桂冷千山,葭苍一水”,展现了秋天的萧瑟氛围,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意境。西风的吹拂不仅带走了蝉声,更加重了诗人的孤独感。接着,作者描绘了夜晚的湿润与凉意,罗纨的滋润与萤火虫的闪烁相映成趣,体现出夜的宁静与诗人的敏感心思。
而“明月不堪赠与,披衣愁若故乡情”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月亮成为了连接离愁的媒介。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引入了历史典故,通过回忆汉宫旧事,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
最后的几句意象丰富,通过“翠盘又倾碎玉,藕花香杳泪珠零”,将秋天的美与愁苦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超凡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桂冷千山:桂花的香气在冷清的千山中飘荡,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
- 葭苍一水:芦苇在苍茫的水面上摇曳,象征着孤寂与清冷。
- 西风咽断蝉声:西风的到来使得蝉声戛然而止,传达了秋天的到来。
- 罗纨夜润:夜晚的罗纨被露水滋润,象征着清凉与柔美。
- 招凉粘湿疏萤:微风中,湿润的萤火虫轻轻飞舞,增添了夜的生动。
- 明月不堪赠与:明亮的月光无法再给予诗人安慰,表现了孤独感。
- 披衣愁若故乡情:披上衣衫,愁绪如故乡的思念,情感深邃。
- 蕉阴睡鹤:在蕉树的阴影下,白鹤安眠,象征宁静与孤独。
- 独唳空庭:白鹤在空庭中孤独地啼叫,传达了孤独的情感。
- 更念汉宫旧事:回忆汉宫往事,暗示对历史的思考与怀念。
- 赐近臣消渴,醉浥金茎:描述了美酒的芬芳与醉意,反映了对往昔生活的向往。
- 烟凄蔓草,铜仙清梦迟醒:烟雾弥漫,梦境中的清醒变得缓慢,描绘了秋季的凄凉。
- 翠盘又倾碎玉,藕花香杳泪珠零:翠玉盘倾覆,碎玉洒落,象征着失落与悲伤。
- 休分付,一枝湘管,写怨秋屏:不再寄托情感于湘管,表现出对秋天的怨恨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例如“明月不堪赠与”比喻孤独。
- 拟人:通过“蝉声咽断”使蝉声具有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怀念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主题深沉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花:象征着秋天的清雅与思念。
- 西风:代表着秋的到来,带来凉意与伤感。
- 明月:象征着孤独与思乡之情。
- 苍水:反映了自然的广阔与孤寂。
- 湘管:古乐器,象征着情感与艺术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西风咽断蝉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欢快
C. 宁静
答案:A
- “披衣愁若故乡情”中的“披衣”指的是什么?
A. 盖上衣服
B. 披露情感
C. 披上衣服感到愁苦
答案:C
- 诗中提到的“翠盘又倾碎玉”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失落与悲伤
C. 欢乐的回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杜文澜的诗作更注重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思乡之情;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月光的咏叹与孤独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古诗词解析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