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田二首》

时间: 2025-01-17 10:02:57

周遭圩岸缭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

行到秋苗初熟处,翠茸锦上织黄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圩田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周遭圩岸缭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
行到秋苗初熟处,翠茸锦上织黄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围绕着圩田的美丽风景。四周的圩岸像金色的城墙一样环绕着,眼前的圩田绿意盎然,难以分辨。走到秋天的苗子刚刚成熟的地方,绿意像锦绣一样,点缀着金色的云彩。

注释:

字词注释:

  • 圩岸:指的是围绕圩田的堤岸或围墙。
  • :环绕的意思。
  • 翠不分:形容绿意盎然,难以辨别。
  • 秋苗:指秋季的禾苗。
  • 翠茸:形容青翠的草木。
  • :指华丽的织物,这里比喻丰盛的景象。
  • 织黄云:形容金黄的云彩,像被织成的锦缎一样美丽。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圩田”在古代农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象征着丰收与希望,反映了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字廷秀,号诚斋。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描绘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创作背景:
《圩田二首》是杨万里在乡村生活中写下的,他常常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农民生活的关怀。这首诗写于丰收季节,表现了诗人对稻田丰收的欣喜与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意境清新脱俗,给人一种如画的感觉。开头两句通过对圩岸和圩田的描绘,展现了一幅金色与绿色相互交融的美丽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自然的美丽与丰收的喜悦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富饶与生机。

在语言上,诗人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在“行到秋苗初熟处”一句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行走的动态,仿佛读者也随着诗人的脚步,走进这片富饶的田野,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最后一句“翠茸锦上织黄云”则通过“织”这个动词,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仿佛天空中的云彩也是这幅锦绣画的一部分,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乡村的美丽风景,也传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周遭圩岸缭金城:四周的圩岸环绕着,像是金色的城墙,给人以安全感。
  • 一眼圩田翠不分:眼前的圩田一片翠绿,难以辨别分界,生机勃勃。
  • 行到秋苗初熟处:走到秋天稻苗刚刚成熟的地方,暗示着丰收的希望。
  • 翠茸锦上织黄云:绿意像锦绣一样,金色的云彩点缀其中,形成美丽的自然景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圩岸比作“金城”,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通过“织黄云”让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丰收的喜悦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圩岸:象征着安全和保护。
  • 翠田: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秋苗:象征着丰收与成熟。
  • 黄云:寓意着富饶与美好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圩田二首》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杨万里
    • C. 杜甫
  2. 诗中“行到秋苗初熟处”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冬天
  3. 诗中提到的“翠茸锦”指的是什么?

    • A. 天空
    • B. 田野
    • C. 云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陸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陆游:两者均为南宋诗人,杨万里偏向于田园风光的描绘,陆游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抱负。杨万里的诗清新自然,而陆游的诗则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