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停云四首,并引 其二》

时间: 2024-09-19 21:13:42

飓作海浑,天水溟濛。

云屯九河,雪立三江。

我不出门,寤寐北窗。

念彼海康,神驰往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飓作海浑,天水溟濛。
云屯九河,雪立三江。
我不出门,寤寐北窗。
念彼海康,神驰往从。

白话文翻译:

狂风让大海变得浑浊,天与水交融成一片迷雾。
云层聚集在九条河流之上,雪花覆盖了三条江河。
我闭门不出,白天黑夜都在北窗前沉思。
思念那海上的安宁,心神向往着去往那里。

注释:

  • :指狂风。
  • 海浑:海水混浊。
  • 天水:天与水相接,形容朦胧的景象。
  • 云屯:云层聚集。
  • :思念,想念。
  • 海康:指平静的海面。

典故解析:

“九河”与“三江”在古代典籍中常用来指代中国的河流,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象征着广袤的水系和自然的壮阔。同时,“云屯”和“雪立”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映射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关注和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被贬时期,正值他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时。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纷扰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开篇以“飓作海浑,天水溟濛”展现了狂风暴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随后转向“云屯九河,雪立三江”,细致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美感。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外界环境的冲突。

接下来的两句则表现出诗人选择闭门不出,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他在北窗前的沉思,既是对外部世界的隔绝,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最后一句“念彼海康,神驰往从”,点明了诗人的思绪向往着平静的海面,表达了他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他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和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飓作海浑,天水溟濛:狂风使得海水混浊,天与水模糊不清,描绘出一种恶劣的自然环境。
  2. 云屯九河,雪立三江:云层在九条河流上聚集,雪花覆盖三江,展现出一种冷峻而壮丽的景象。
  3. 我不出门,寤寐北窗:我选择不出门,整日整夜都在北窗前沉思,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思索。
  4. 念彼海康,神驰往从:思念那平静的海面,心神向往着去往那里,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恶劣的天气比作混浊的海面,形象生动。
  • 对仗:如“云屯九河,雪立三江”,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天水模糊的描写让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和的心态,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深情厚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飓风:象征着动荡与不安。
  • 混浊的海:代表着生活的困扰与烦恼。
  • 聚集的云和雪:象征着自然的冷酷与壮丽。
  • 北窗:象征着孤独与沉思的空间。
  • 海康: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飓作海浑”中的“飓”指的是: A. 微风
    B. 狂风
    C. 暴雨
    D. 雪

  2. 诗中提到的“海康”指的是: A. 平静的海面
    B. 波涛汹涌的海
    C. 风暴来临的海
    D. 冰冷的海水

  3. 诗人选择不出门的原因是: A. 天气不好
    B. 感到孤独
    C. 沉思于自然
    D. 想念故乡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李白《将进酒》:展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词对比:

  • 苏轼与王维的诗风明显不同,苏轼的诗多表现出豪放与洒脱,而王维则更倾向于细腻与内敛。两者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表达了各自对生活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