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山与物远,松竹荫茅茨。
信有冥鸿志,难藏雾豹姿。
会招安石起,何患德璋移。
後日岩扉下,游人想履綦。
白话文翻译:
东山与世隔绝,松竹荫蔽着茅屋。
我相信有那冥冥中的鸿鹄之志,
难以掩藏雾中豹的风采。
将来在岩石的门下,游人想必会来访。
注释:
- 东山:指是地理位置,象征隐逸之地。
- 冥鸿志:意指志向高远,像鸿雁那样志在千里。
- 雾豹:比喻隐秘而高贵的气质。
- 安石起:安石,即指安史之乱,可能暗指动荡的政局。
- 德璋移:形容德行没有受到影响。
- 履綦:即穿履,象征游人来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960-1121),字承天,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景致。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常以山水寄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贺铸隐居东山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以及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贺铸的《寄题盱眙杜子师东山草堂》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哲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东山与物远,松竹荫茅茨”描绘出一个宁静而幽远的环境,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这种超然的境地,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心境的表达。
接下来的两句“信有冥鸿志,难藏雾豹姿”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理想。冥冥中的鸿鹄之志象征着高远的理想,而“雾豹姿”则透露出一种隐秘而神秘的风采。这种对比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诗人虽志向高远,却难以完全实现。
最后两句“会招安石起,何患德璋移”描绘了未来的期望。即使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诗人依然坚信德行不会因外界环境而改变,表现出一种坚定的信念。结尾“後日岩扉下,游人想履綦”则将视野扩展到未来,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期待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志向的抒发以及未来的展望,构建了一幅充满哲思和情感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山与物远:描绘东山与世间的隔绝,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 松竹荫茅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突出隐逸的环境。
- 信有冥鸿志:表达诗人对理想的坚信与追求。
- 难藏雾豹姿:暗示高贵的气质无法掩藏,象征着理想的远大。
- 会招安石起:暗示未来的安稳与重建。
- 何患德璋移:表达诗人对内在品质的坚持。
- 後日岩扉下:展望未来,期待游人的来访。
- 游人想履綦:象征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冥鸿志”、“雾豹姿”,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志向与气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几个意象的并列,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高远的理想与对外界变迁的淡然态度。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山:象征隐逸与宁静。
- 松竹:代表长青、坚韧的品质。
- 冥鸿: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雾豹:隐秘而高贵的气质。
- 岩扉:通向未来与希望的象征。
- 游人:象征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东山”象征什么? A. 繁华
B. 隐逸
C. 动荡
D. 战争 -
“信有冥鸿志”中的“冥鸿”指的是? A. 一种鸟类
B. 高远的理想
C. 隐士
D. 迷雾 -
诗中提到的“游人”是象征什么? A. 友人
B. 追求自由
C. 现实生活
D. 游玩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贺铸的《寄题盱眙杜子师东山草堂》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贺铸更加关注内心的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而陶渊明则更多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世外桃源,展现的情感基调也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贺铸研究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