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枕上闻雁》

时间: 2025-01-01 14:29:22

朔吹飘惊雁,寒声彻枕前。

远违沙漠雪,不下汶阳田。

客梦悲中夜,归期隔故年。

莓苔与菰米,何处是湘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得枕上闻雁
作者: 贺铸 〔宋代〕

朔吹飘惊雁,寒声彻枕前。
远违沙漠雪,不下汶阳田。
客梦悲中夜,归期隔故年。
莓苔与菰米,何处是湘天。


白话文翻译:

北风吹来,惊起大雁飞去,寒冷的声音传到我枕边。
远离故乡,仿佛沙漠中的雪,不会降落在汶阳的田野上。
在这悲凉的夜晚,梦中思念故乡,归期却遥遥无期。
苔藓和菰米,哪里才是我向往的湘天?


注释:

  • 朔吹:北风的意思。
  • 飘惊雁:指北风吹来,惊起了飞翔的大雁。
  • 寒声:寒冷的声音,象征着孤独与凄凉。
  • 远违:远离,违背了往日的相聚。
  • 沙漠雪:比喻远离故乡的孤独感,强调不可能降落在故乡的雪。
  • 汶阳田:指作者的家乡,表达思乡之情。
  • 莓苔与菰米:指苔藓和水稻,象征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字方回,号秋水,宋代词人、诗人,以词见长,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旅途中的一夜,枕边听到北风与雁鸣,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之感,反映出游子在外的惆怅心境。


诗歌鉴赏:

《赋得枕上闻雁》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全诗通过北风与大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开篇以“朔吹飘惊雁,寒声彻枕前”,北风的呼啸与大雁的惊起,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不安。诗中“远违沙漠雪,不下汶阳田”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沙漠雪象征着荒凉与孤独,表达出他对故土的渴望与无奈。

接下来的“客梦悲中夜,归期隔故年”,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梦中悲伤的情感与漫长的归期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一种无尽的孤独。最后两句“莓苔与菰米,何处是湘天”,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描绘,反映出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苔藓与水稻是乡村的象征,诗人对湘天的渴望和对故乡的美好回忆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贺铸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朔吹飘惊雁:北风吹来,惊起飞翔的大雁,暗示着秋冬的到来,带来凄凉的气氛。
  2. 寒声彻枕前:寒风的声音传到枕边,营造出孤独与凄凉的氛围。
  3. 远违沙漠雪:远离故乡,沙漠中的雪象征着孤独和无望。
  4. 不下汶阳田:故乡的田野无法降雪,表达了对故土的渴望。
  5. 客梦悲中夜:在这孤独的夜晚,梦中充满悲伤。
  6. 归期隔故年:归乡的日期遥遥无期,反映出游子的无奈与忧伤。
  7. 莓苔与菰米:苔藓与水稻,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
  8. 何处是湘天:对湘天的向往与渴望,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北风比作孤独的声音,突出情感。
  • 对仗:如“客梦悲中夜,归期隔故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情感,如苔藓、水稻象征故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北风、大雁、自然意象的描写,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孤独与无奈,反映了离愁别绪的深刻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风:象征孤独与寒冷。
  • 大雁:象征离别与归乡的希望。
  • 苔藓:象征故乡的自然环境与记忆。
  • 水稻:代表乡土情怀与生活的富饶。

这些意象通过自然与情感的结合,深刻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寒声彻枕前”的意思是? A. 温暖的声音
    B. 寒冷的声音
    C. 欢乐的声音

  2. 填空题:诗人用“远违沙漠雪”来表达对____的思念。

  3. 判断题:诗中的“莓苔与菰米”象征着对故乡的向往与怀念。(对/错)


答案:

  1. B
  2. 故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贺铸的《赋得枕上闻雁》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贺铸通过北风与大雁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渴望的氛围;而杜甫则通过月夜的寂静,表达了对兄弟的深切思念。两者都强调了在异乡的孤独感,但表现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贺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