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地已兼旬住,楼孤百尺登。谁与同我适,政尔待君曾。韩杜愁来读,西南乐得朋。仲春新雨霁,山远水波兴。
白话文翻译:
我已在此地停留了二十天,独自登上这孤高的百尺楼。谁能与我一同适意游赏,正等待着你的到来。当我读到韩愈和杜甫的忧愁诗篇时,我在西南地区却乐得结交朋友。仲春时节,新雨过后天空放晴,远山隐约,水波兴起。
注释:
- 兼旬:二十天。
- 楼孤:指岳阳楼,因其高耸而显得孤立。
- 适:适意,舒适自在。
- 政尔:正如此,正是这样。
- 韩杜:指唐代诗人韩愈和杜甫。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新雨霁:新雨过后天空放晴。
- 山远水波兴:远山隐约可见,水波兴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厚感情。这首诗是他在岳阳楼上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岳阳楼上所作,当时他已经在岳阳停留了二十天,独自登上高楼,期待与友人共赏美景。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韩愈和杜甫诗作的喜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首句“地已兼旬住”表明诗人已经在岳阳停留了相当长的时间,而“楼孤百尺登”则描绘了岳阳楼的高耸孤立。接下来的“谁与同我适,政尔待君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希望能有人与他一同欣赏这美景。后两句“韩杜愁来读,西南乐得朋”则展现了诗人对韩愈和杜甫诗作的喜爱,以及在西南地区结交朋友的乐趣。最后两句“仲春新雨霁,山远水波兴”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仲春时节的美景,远山隐约,水波兴起,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地已兼旬住”:诗人已经在岳阳停留了二十天,表明了时间的流逝。
- “楼孤百尺登”:描绘了岳阳楼的高耸孤立,诗人独自登楼,显得孤独。
- “谁与同我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希望能有人与他一同欣赏这美景。
- “政尔待君曾”:正等待着你的到来,进一步强调了对友人的思念。
- “韩杜愁来读”:诗人读到韩愈和杜甫的忧愁诗篇,表达了对他们诗作的喜爱。
- “西南乐得朋”:在西南地区结交朋友,展现了诗人的社交乐趣。
- “仲春新雨霁”:描绘了仲春时节的美景,新雨过后天空放晴。
- “山远水波兴”:远山隐约,水波兴起,给人以美的享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地已兼旬住,楼孤百尺登”中的“地已”与“楼孤”,“兼旬”与“百尺”形成对仗。
- 拟人:如“楼孤百尺登”中的“楼孤”赋予了岳阳楼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韩愈和杜甫诗作的喜爱。
意象分析:
- “楼孤”:岳阳楼的高耸孤立,象征着诗人的孤独。
- “仲春新雨霁”:仲春时节的美景,新雨过后天空放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 “山远水波兴”:远山隐约,水波兴起,给人以美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岳阳停留了多久? A. 十天 B. 二十天 C. 三十天 答案:B
-
诗人期待与谁一同欣赏美景? A. 韩愈 B. 杜甫 C. 友人 答案:C
-
诗中提到的“韩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A. 韩愈和杜甫 B. 韩非和杜牧 C. 韩琦和杜审言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岳阳楼》:同样是登岳阳楼的作品,杜甫的诗作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韩愈《岳阳楼记》:韩愈的散文作品,同样以岳阳楼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词对比:
- 赵蕃的《二十八日同临湘尉曹吕益卿登岳阳楼》与杜甫的《登岳阳楼》相比,赵蕃的诗作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而杜甫的诗作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杜甫全集》: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
- 《韩愈全集》:收录了韩愈的诗作和散文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韩愈的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