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紫霄峰上登高节,想见笑谈宾主间。我亦于今有遗恨,不随巾屦上南山。
白话文翻译:
在紫霄峰上庆祝登高节,想象着宾主间的欢声笑语。我如今也有遗憾,未能随同他们一起登上南山。
注释:
字词注释:
- 紫霄峰:山峰名,具体位置不详,但在此诗中象征着高远和神圣。
- 登高节:指重阳节,古人有登高望远的习俗。
- 笑谈宾主间:指宾主之间愉快地交谈。
- 巾屦:指头巾和鞋子,代指服饰,这里指随同他人。
- 南山:泛指南方的山,这里可能指紫霄峰或其他南方的山。
典故解析:
- 登高节:源自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古人有在这一天登高望远的习俗,寓意避邪求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章泉,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重阳节时,因未能与友人一同登高而感到遗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因某种原因未能与友人一同登高,因此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和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登高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能一同登高的遗憾。诗中“紫霄峰上登高节”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又营造了一种高远神圣的氛围。“想见笑谈宾主间”则进一步以想象中的欢声笑语,加深了对友情的怀念。最后两句“我亦于今有遗恨,不随巾屦上南山”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深深的遗憾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紫霄峰上登高节”:点明了时间和地点,紫霄峰象征着高远和神圣,登高节则是重阳节的习俗。
- 第二句“想见笑谈宾主间”:通过想象宾主间的欢声笑语,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
- 第三句“我亦于今有遗恨”: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遗憾。
- 第四句“不随巾屦上南山”:以未能随同他人登高为遗憾的具体表现。
修辞手法:
- 想象:通过想象宾主间的欢声笑语,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直抒胸臆: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遗憾,使诗歌情感真挚。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未能一同登高的遗憾。通过重阳节登高的习俗,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霄峰:象征高远和神圣。
- 登高节:象征传统习俗和美好时光。
- 笑谈宾主间:象征友情和欢乐。
- 南山:象征高远和神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登高节”是指哪个传统节日? A. 春节 B. 重阳节 C. 中秋节 D. 端午节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遗憾 D. 恐惧
-
“不随巾屦上南山”中的“巾屦”指的是什么? A. 头巾和鞋子 B. 衣服和帽子 C. 书本和笔 D. 食物和饮料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是写重阳节的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赵蕃的这首诗都写重阳节,但王维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赵蕃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未能一同登高的遗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