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富季申见约观月,以病不能往。夜分独卧横山阁,作此寄之)》

时间: 2025-01-14 01:04:05

余霞收尽寒烟绿。

江山一片团明玉。

欹枕画楼风。

愁生草际蛩。

金茎秋未老。

两鬓吴霜早。

忍负广寒期。

清尊对语谁

意思解释

菩萨蛮(富季申见约观月,以病不能往。夜分独卧横山阁,作此寄之)

原文展示

余霞收尽寒烟绿,
江山一片团明玉。
欹枕画楼风,
愁生草际蛩。
金茎秋未老,
两鬓吴霜早。
忍负广寒期,
清尊对语谁。

白话文翻译

夕阳的余晖渐渐消退,寒烟笼罩着翠绿的山川,
江山如同一块明亮的玉石般洁净。
我在画楼的床头侧卧,
愁绪如同草间的虫鸣。
金色的竹子在秋天依然青翠,
而我的两鬓却早已染上了霜白。
我怎能辜负这与月共度的良辰美景,
但此时对着清酒,陪伴我的又有谁呢?

注释

  • 余霞:指夕阳的余晖。
  • 寒烟绿:寒冷的雾气笼罩下的绿色景色。
  • 欹枕:侧卧,头靠在枕边。
  • 愁生草际蛩:愁绪如同草丛中的蟋蟀在鸣叫。
  • 金茎:指金色的竹子,象征秋天的生机。
  • 吴霜:指江南一带的霜,可以引申为岁月流逝。
  • 广寒期:指月宫的美好时光。
  • 清尊:指清酒,尊即酒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字清之,号天隐,南宋诗人,擅长词,风格清丽婉约。其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因病未能赴约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良辰美景的遗憾。

诗歌鉴赏

《菩萨蛮》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病榻之上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全诗通过余霞、寒烟、江山、画楼等意象,勾勒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愁苦的氛围。诗的开头“余霞收尽寒烟绿”展现了一幅秋天黄昏的画面,色彩饱和而深邃,既有自然之美,又带着一丝凄凉。随着诗情的推进,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愈发明显,“金茎秋未老,两鬓吴霜早”,这两句通过金色竹子的生机与自己早生的白发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生命和青春的无奈感慨。最后两句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面对清酒,感叹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已难再现,流露出深深的孤寂与惆怅。这首词语言简练而意味深长,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余霞收尽寒烟绿:描绘了秋天黄昏时分的美丽景象,余晖与寒烟交织,形成对比。
  2. 江山一片团明玉:江山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如明玉般光洁,寓意自然之美。
  3. 欹枕画楼风:诗人独自侧卧,感受画楼中传来的微风,显得孤独。
  4. 愁生草际蛩:愁绪像草丛中蟋蟀的鸣叫,传达内心的苦闷。
  5. 金茎秋未老:金色的竹子在秋天依然生机勃勃,象征希望。
  6. 两鬓吴霜早:衬托出诗人年纪的增长和时光的流逝。
  7. 忍负广寒期:表达对良辰美景的惋惜和对友人的思念。
  8. 清尊对语谁:面对清酒,感到孤独,问自己还有谁能分享这份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山一片团明玉”,使用比喻的手法描绘自然之美。
  • 对仗:如“金茎秋未老,两鬓吴霜早”,形成对称美。
  • 拟人:如“愁生草际蛩”,赋予草际蛩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孤独的深刻体会,情感基调悲伤而又清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的时光与希望。
  • 寒烟:暗示忧愁和孤独。
  • :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蟋蟀的鸣叫,代表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余霞收尽寒烟绿”中的“余霞”指的是: A. 早晨的阳光
    B. 傍晚的余晖
    C. 中午的阳光
    D. 晚上的星光

  2. 诗中“金茎秋未老”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时间已经结束
    B. 对生命的希望
    C. 对友人的怀念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在表达对月亮的思念上,李弥逊的《菩萨蛮》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均展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李弥逊更倾向于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而苏轼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宽广的胸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