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旱三首》

时间: 2025-01-19 19:04:04

骄阳方施行,秋节已树立。

田亩在膏肓,何道可副急。

云雷不成雨,成雨初不湿。

咄咄逼中秋,为霖恐无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骄阳方施行,秋节已树立。
田亩在膏肓,何道可副急。
云雷不成雨,成雨初不湿。
咄咄逼中秋,为霖恐无及。

白话文翻译:

烈日高悬,秋天的季节已然到来。
田地里干旱得像病入膏肓,怎能不急迫地盼望雨水?
云层和雷声都没有带来雨水,哪怕雨来了也无济于事。
眼看着中秋将至,担心这场雨恐怕来不及了。

注释:

  • 骄阳:骄阳指的是强烈的阳光,形容天气炎热。
  • 秋节:指的是秋天的节令,意味着季节的更替。
  • 膏肓:形容土地干旱的严重程度,像病重到膏肓,难以治愈。
  • 云雷:云层和雷声,通常预示着即将降雨。
  • 成雨:即降雨,成雨初不湿,意思是即使下雨,土壤也未必能被滋润。

典故解析:

“膏肓”一词源自古代医学,指的是身体的重要部位,形容干旱的田地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诗中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焦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几,宋代诗人,生平事迹多有记载,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干旱的秋季,正值农田需要雨水滋润的时候。作者通过对旱情的描绘,表达了对农作物和农民生计的关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忧虑。

诗歌鉴赏:

《咏旱三首》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秋季干旱的严酷景象。诗的开头以“骄阳方施行”引入,描绘了炎热的阳光使大地干枯的情景,紧接着“秋节已树立”则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却与丰收的期望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诗人以“田亩在膏肓”提出了干旱的严重性,使用了生动的比喻,使读者感受到土地的无情与无奈。

“云雷不成雨”展现了自然的无情,尽管有云和雷声,但却没有雨水降临,表达了诗人对干旱的绝望与焦虑。最后一句“咄咄逼中秋,为霖恐无及”更是将这种无奈推向高潮,眼看着中秋即将来临,却担心雨水来不及,暗含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渺小与无助。

整首诗以简单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激发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中的情感是普遍的,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与期待,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骄阳方施行:烈日高照,正是炎热的时节。
  2. 秋节已树立:秋天已然到来,季节的变迁在这里显现。
  3. 田亩在膏肓:田地如同重病,急需雨水来救治。
  4. 何道可副急:面对干旱,急需解决之道。
  5. 云雷不成雨:尽管有云和雷声,却没有降雨。
  6. 成雨初不湿:即使雨水来了,土壤仍然无法被滋润。
  7. 咄咄逼中秋:中秋将至,干旱的形势更加紧迫。
  8. 为霖恐无及:担心雨水来不及,无法拯救即将到来的困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干旱的田地比作病重的膏肓,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干旱现象的深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和对丰收的渴望,反映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骄阳:象征着炎热与干旱,代表着自然的无情。
  • 秋节:象征着成熟与收获,反映出人们对丰收的期待。
  • 云雷:象征着希望与失望,预示着降雨的可能性却又未能实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膏肓”指的是:

    • A. 病重的状态
    • B. 丰收的象征
    • C. 自然的力量
    • D. 美好的未来
  2. 诗人对干旱的感受是:

    • A. 轻松愉快
    • B. 无奈与焦虑
    • C. 幸福与满足
    • D. 期待与希望
  3. 诗中提到的“云雷”意指:

    • A. 天空的美丽
    • B. 雨水的预兆
    • C. 秋天的到来
    • D. 冬季的寒冷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曾几的《咏旱三首》与杜甫的《春望》,可以发现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但曾几更侧重于对干旱的无奈,而杜甫则展现了战乱对生活的破坏。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