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泉陵上人》

时间: 2025-01-01 18:10:18

暂把枯藤倚碧根,禅堂初创楚江濆。

直疑松小难留鹤,

未信山低住得云。

草接寺桥牛笛近,日衔村树鸟行分。

每来共忆曾游处,万壑泉声绝顶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暂把枯藤倚碧根,
禅堂初创楚江濆。
直疑松小难留鹤,
未信山低住得云。
草接寺桥牛笛近,
日衔村树鸟行分。
每来共忆曾游处,
万壑泉声绝顶闻。

白话文翻译:

暂时把干枯的藤蔓倚靠在碧绿的根上,
禅堂刚刚建立在楚江的水边。
我几乎怀疑那松树太小,难以留住仙鹤,
未曾相信山低能栖息得了白云。
青草连着寺庙的桥,牛的笛声近在耳边,
夕阳映照在村庄的树上,鸟儿在天空中飞行。
每次来这里,都共同怀念曾经游玩的地方,
那万壑的泉水声在山顶上清晰可闻。

注释:

  • 暂把:暂时把。
  • 枯藤:枯萎的藤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碧根:青翠的根,寓意生机与希望。
  • 禅堂:指修禅的地方,代表一种修行和宁静的生活方式。
  • 楚江濆:楚江的水边,描绘出自然的美景。
  • 松小:松树矮小,暗含对自然的疑惑。
  • 牛笛:牛的笛声,代表乡村的生活气息。
  • 万壑泉声:众多山谷的泉水声,代表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匡图,唐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山水与人文,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与友人游历泉陵之时,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过往游历的怀念。

诗歌鉴赏:

《赠泉陵上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首联“暂把枯藤倚碧根”,以生动的形象展示出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枯藤与碧根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生命的脆弱与希望的存在。接下来的“禅堂初创楚江濆”,则将场景转移至禅堂,既表现出修行的宁静,也暗示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直疑松小难留鹤,未信山低住得云”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界的思考与疑惑,显现出一种对生命及其局限的哲学思考。草接寺桥与牛笛近的描写则营造出一种乡村的宁静氛围,体现出人和自然的和谐。

最后两句“每来共忆曾游处,万壑泉声绝顶闻”,不仅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更将自然的声音与记忆紧密相连,令人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暂把枯藤倚碧根:描述一种倚靠的姿态,体现出一种无奈与依赖。
  2. 禅堂初创楚江濆:暗示修行的地点与自然的结合,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3. 直疑松小难留鹤:表现对自然的疑惑与对生命的思考。
  4. 未信山低住得云:对自然界的奇妙之处感到惊讶与不信。
  5. 草接寺桥牛笛近:描绘宁静的乡村生活,传达出一种亲切感。
  6. 日衔村树鸟行分:夕阳的描绘,营造出温暖与宁静的氛围。
  7. 每来共忆曾游处: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体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珍贵。
  8. 万壑泉声绝顶闻:泉水声的描绘,代表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干枯的藤与青翠的根对比,突出生命的脆弱与希望。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人性,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体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枯藤: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
  • 碧根:代表生机与希望。
  • 禅堂:象征宁静与修行的生活。
  • 松树与鹤:代表自由与高远的追求。
  • 万壑泉声: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暂把枯藤倚碧根”的意思是: A. 倚靠在青翠的藤上
    B. 倚靠在干枯的根上
    C. 倚靠在青翠的根上

  2. 哪一句表现了对自然的疑惑? A. 草接寺桥牛笛近
    B. 直疑松小难留鹤
    C. 每来共忆曾游处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自然的热爱
    C. 以上皆是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 李白的《庐山谣》则通过山水描绘,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