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危桥度中半,深溪动人心。
欲返业至此,将进眩卞临。
已涉尚回顾,溪水知几深。
谁能大此桥?以安往来人。
白话文翻译:
在危险的桥上走到一半,深沟的溪水让人心中感到不安。
想要回头却已经走到这里,继续前进又觉得目眩神迷。
已走过却还不时回头,心中疑虑这溪水到底有多深。
谁能加宽这座桥呢?以便让往来的人更加安全。
注释:
- 危桥:指的是危险的桥,象征着困难和冒险。
- 度:过、走过的意思。
- 业:古指事业,这里可理解为“已经走到的地方”。
- 眩卞:眩目、目眩,形容前方景象模糊。
- 回顾:回头看。
- 深溪:深深的溪水,给人以恐惧感。
- 安往来人:让来往的人能够安全通行。
典故解析:
本诗虽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危桥”与“深溪”这一意象,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寓意着人生道路的险恶与不易,借此表达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溪,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山水,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作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人民生活艰辛。诗人通过描写一座危险的桥,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艰辛。
诗歌鉴赏:
《度小桥》通过描绘一座在溪水上架起的危险桥梁,巧妙地表达了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种种挑战与恐惧。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前两句描述桥的险恶与溪水的深邃,渗透着一种紧张感,使人感受到身处险境的无奈与不安。接下来,诗人表达了想要回头的挣扎与继续前进的犹豫,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字里行间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则提出了对桥的思考,询问谁能将这座桥修缮得更宽,以保障行人的安全,这不仅是对桥的呼唤,更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期许。整首诗的情感深邃,发人深省,令人在阅读时仿佛置身于那种危险之中,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与人心的脆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危桥度中半”:在这座危险的桥上走到一半,暗示着诗人当前处于一种不安的状态。
- “深溪动人心”:深深的溪水让人心中感到恐惧,蕴含着对未知的恐惧。
- “欲返业至此”:想要回头却已经走到这里,表现出对选择和决定的困惑。
- “将进眩卞临”:向前走却又感到目眩,形象地描绘出心理的紧张。
- “已涉尚回顾”:已经走过去,但还在回头,反映出对过去的怀念与不安。
- “溪水知几深”:内心的疑虑,溪水的深度成为一种象征,暗示着生活的复杂与不确定。
- “谁能大此桥”:对于桥的宽度提出疑问,反映出对改善生活条件的渴望。
- “以安往来人”:希望能有更安全的道路给往来之人,体现了对社会的关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桥比作人生的险境,溪水比作生活的困难。
- 拟人:溪水“知几深”,赋予自然界生命感,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全诗结构整齐,前后句式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桥与溪的意象,表达了人生的险恶与不易,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无奈与渴望,以及对更安全生活环境的期待。
意象分析:
- 桥:象征着人生的道路,通往未来的希望与挑战。
- 溪水:象征着生活的深邃与不可预测,暗示生活中潜在的风险。
- 回顾:反映出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怀念,表达出对选择的迷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危桥”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桥
b) 危险的桥
c) 古老的桥 -
诗中的“深溪”象征了什么? a) 宁静的生活
b) 生活的不安
c) 快乐的时光 -
“已涉尚回顾”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与不安
c) 对生活的享受
答案:
- b) 危险的桥
- b) 生活的不安
- b) 对过去的怀念与不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社会动荡下的诗人心声。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度小桥》与李白的《庐山谣》均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生哲理,但杨万里的诗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内心的挣扎,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豪情。两者在主题上有异同,均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杨万里及其作品的深入分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背景知识与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