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暮归戏作》
时间: 2024-09-19 21:15:10意思解释
出游暮归戏作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终年兀兀复腾腾,眼看朱门几废兴。
造物偶容穷不死,众人共养老无能。
逢山自有闲游侣,入寺宁无淡话僧?
莫道归来却岑寂,小儿同守短檠灯。
白话文翻译:
整年无所事事,心中感到茫然无措,
眼看繁华的朱门几乎要衰败了。
造物主偶尔让人穷困却不至于死去,
众人一同老去却无能为力。
在山中总能遇到悠闲的游伴,
到寺庙去又怎能和僧人闲聊呢?
不要说归来后总是寂寞,
小儿们正一起守着微弱的灯光。
注释:
- 兀兀:形容无所事事,心中空虚。
- 朱门:指富贵人家,象征繁华和兴盛。
- 造物:指自然或上天。
- 养老无能:形容人们在老去时感到无能为力。
- 淡话僧:与和尚闲聊,意指无所事事。
典故解析:
“朱门”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权贵与繁华,而在此诗中则用来反映衰败。诗中提到的“造物”体现了对命运的思考,作者以此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爱国志士。他的一生历经沧桑,诗作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特别是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是陆游晚年的作品,写作时期正值南宋的动荡年代,诗人感受到个人与社会的无力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家庭的眷念。
诗歌鉴赏:
《出游暮归戏作》展现了陆游在生活中的无奈与感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与人际关系,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首句“终年兀兀复腾腾”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空虚与无所事事的状态,接着通过对“朱门”的描写,暗示了繁华的衰退,折射出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困境。
接下来的几句则从个人的感受出发,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的无奈,表现了对逝去青春的惋惜。最后两句以小儿守灯的画面作为结尾,尽管生活寂寞,却充满了温馨和希望。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现了陆游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终年兀兀复腾腾”:表达了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内心感到空虚。
- “眼看朱门几废兴”:通过对繁华的回忆,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 “造物偶容穷不死”:探讨命运的无常,虽穷困却仍未死去。
- “众人共养老无能”:感叹人们年老后无能为力的现实。
- “逢山自有闲游侣”:在山中却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暗示人际关系的温暖。
- “入寺宁无淡话僧?”:表达对人生无聊的感慨,问自己是否能与僧人闲聊。
- “莫道归来却岑寂”:反驳他人对归来寂寞的看法,暗示对家庭的眷恋。
- “小儿同守短檠灯”:结尾用孩童的守灯形象,传达出生活中的希望和温情。
-
修辞手法:
- 采用了对比手法,表现出繁华与衰败之间的落差。
- 通过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却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 使用了排比和反问,增强了诗句的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家庭温情的珍惜。虽然生活中有无奈与孤独,但小儿守灯的画面又展示了希望与温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朱门:象征着繁华与权力,反映社会的变迁。
- 山水:代表着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寄托。
- 短檠灯:象征着温暖与希望,承载着家庭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朱门”象征什么? A. 权贵与繁华
B. 贫穷与落魄
C. 自然与宁静
D. 友情与爱情 -
诗中“终年兀兀复腾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忙碌
B. 安静
C. 空虚
D. 快乐 -
小儿守灯的意象表达了什么? A. 孤独
B. 希望与温情
C. 争吵
D. 失落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传达宁静与孤独的情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生的更替与情感的流动。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李白在诗中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陆游更侧重于对家庭与社会的思考,而李白则多以豪放与个性著称。陆游的诗更显得细腻而沉郁,李白则是潇洒而放纵。两者在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