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八日》

时间: 2025-01-01 15:02:15

霜梧叶尽枝影疏,井上青丝转辘轳。

西厢舞娥艳如玉,东楯贵郎才且都。

缠头谁惜万钱锦,映耳自有明月珠。

一为辘轳情不已,一为梧桐心不枯。

此心此情日相近,卷起飞泉注玉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梧叶尽枝影疏,
井上青丝转辘轳。
西厢舞娥艳如玉,
东楯贵郎才且都。
缠头谁惜万钱锦,
映耳自有明月珠。
一为辘轳情不已,
一为梧桐心不枯。
此心此情日相近,
卷起飞泉注玉壶。

白话文翻译

霜打下的梧桐树,叶子已经落尽,树影显得稀疏;井边的青丝绳子在辘轳上转动。西厢的舞者如同美玉般的娇艳动人,东边的贵公子才华横溢,英俊非凡。谁会在意那缠头的万钱锦缎呢?耳边映照着的,自有明月的珠光闪烁。辘轳的转动,情感无尽;梧桐的心意,依旧常青。我的心与情感日渐相近,仿佛卷起飞泉,流入玉壶之中。

注释

  • 霜梧:秋霜打下的梧桐树,象征凋零。
  • 辘轳:一种井水抽水的工具,象征生活的琐碎。
  • 西厢:指西边的房间,通常指的是女子的闺房。
  • 舞娥:指跳舞的女子,常比喻美丽的女子。
  • 缠头:指缠绕的绸缎,象征华丽的装饰。
  • 明月珠:形容月光如珠,象征美丽和清澈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诗歌,尤其是五言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描绘自然景观与人事,注重抒情。

创作背景

《十月十八日》创作于宋代,正值秋天,诗中通过描绘秋季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十月十八日》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作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事交融,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篇以“霜梧叶尽”引入,给人一种凋零的感觉,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感伤。但随之而来的“井上青丝转辘轳”,则暗示着生活的持续与不息。诗人在自然与人情之间游走,表现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西厢舞娥艳如玉,东楯贵郎才且都”一联描绘了舞者与公子的景象,展现出青春的活力与美丽,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此处的对比,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隐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后面的“缠头谁惜万钱锦”,表达了对物质的轻视,反而更看重情感的珍贵。诗人在此处融入了对爱情的思考,表达了情感的深邃与持久。“映耳自有明月珠”,在描绘美丽的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清澈与宁静。

整首诗以“此心此情日相近,卷起飞泉注玉壶”作为收尾,诗人将心情的流动比作泉水,流入玉壶,象征着情感的纯洁与持久,使整首诗歌在优美的意象中升华,给人感动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梧叶尽枝影疏:秋霜使梧桐树的叶子落尽,树影显得稀疏,表现出秋天的凋零之美。
  2. 井上青丝转辘轳:描绘井边的青丝绳在转动,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日常。
  3. 西厢舞娥艳如玉:西边房间的舞者如玉般美丽,展现出青春的活力。
  4. 东楯贵郎才且都:东边的贵公子才华出众,英俊非凡,表现出对理想爱情的渴望。
  5. 缠头谁惜万钱锦:对于物质的华丽并不在意,反而看重真挚的情感。
  6. 映耳自有明月珠:耳边有明月的光辉,象征着美丽与清澈的情感。
  7. 一为辘轳情不已:辘轳的转动象征着情感的延续与无尽。
  8. 一为梧桐心不枯:梧桐树的心意如同永恒的爱情,不因时光而枯竭。
  9. 此心此情日相近:表达心与情感日渐相近的感受。
  10. 卷起飞泉注玉壶:比喻情感如泉水般涌现,流入玉壶,象征纯洁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泉水,流入玉壶,展现情感的纯净。
  • 对仗:如“西厢舞娥”和“东楯贵郎”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诗歌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秋天的凋零与人间的美好,抒发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无尽情感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梧:象征着秋天的凋零与生命的流逝。
  • 辘轳: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不息。
  • 舞娥:象征着青春与美丽的女子。
  • 明月珠:象征着清澈的情感与美好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2. “西厢舞娥艳如玉”中的“舞娥”指的是? A. 画中的女子
    B. 跳舞的女子
    C. 书中的人物
    D. 诗中的意象

  3. 诗中提到的“辘轳”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琐碎
    C. 爱情的甜蜜
    D. 自然的力量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描绘了思念与情感的主题,但更侧重于兄弟情谊。
  • 《静夜思》(李白):同样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思考,但更偏向于孤独与乡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十月十八日》的情感与意境,感受到诗人梅尧臣在诗中所表达的深厚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