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糟蟹洞庭甘送丁端叔,端叔有诗,因和其韵》
时间: 2025-01-04 11:39: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斗州只解寄鹅毛,鼎肉何曾馈百牢。
驱使木奴供露颗,催科郭索献霜螯。
乡封万户只名醉,天作一丘都是糟。
却被新诗太清绝,唤将雪虐更风饕。
白话文翻译
斗州只懂得用鹅毛寄送消息,鼎肉又何曾馈赠百牢之丰?
驱使木奴供应露水的珠颗,催促郭索献上霜蟹的螯。
故乡的封地万户只得醉名,天所造的一丘全是糟糠。
却因新诗过于清绝,唤来雪虐更添饕餮。
注释
- 斗州:古地名,指斗门、斗州地区。
- 鹅毛:古时用鹅毛做的信鸽,表示传递消息。
- 鼎肉:指用鼎蒸煮的肉,象征丰盛的饮食。
- 木奴:指木制的奴仆,可能是指古代的木偶。
- 露颗:露珠,象征清晨的珠光。
- 霜螯:指蟹的螯,因霜而显得更加美味。
- 乡封万户:指乡村的封地,象征着荣华富贵。
- 清绝:清新绝妙,形容诗歌的高雅。
- 雪虐:指严寒的雪天带来的痛苦。
- 风饕:形容风的饕餮,可能暗指风的凶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诗和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琐事为题材,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思考。诗中有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同时也有对当时文人的诗歌创作的自省和批评。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以糟蟹洞庭甘送丁端叔》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诗的开头通过斗州的寄信和鼎肉的馈赠,暗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与疏远。接着,诗人以木奴和露颗的描写,展示了自然与人造物之间的对比,突显出生活的朴素与高雅的生活方式的矛盾。
在后半段,诗人以“乡封万户只名醉”表达了对名利的嘲讽,认为即使拥有万户的封地,也只是醉生梦死,缺乏实质意义。而“天作一丘都是糟”则以讽刺的口吻,指出了自然的真实面貌,强调了生活的艰辛。
最后,诗人对新诗的清绝产生了反思,认为这样的作品虽然高雅,却可能带来对生活的逃避和对现实的漠视。整首诗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思考与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斗州只解寄鹅毛:斗州的人只懂得寄送简单的消息,反映出人际关系的单薄。
- 鼎肉何曾馈百牢:鼎盛的肉食何曾赠予普通百姓,暗含对奢华的反思。
- 驱使木奴供露颗:用木奴仆来传递清晨的露水,象征生活的机械化。
- 催科郭索献霜螯:催促他人献上美味的霜蟹,表现出对美食的渴望。
- 乡封万户只名醉:即使拥有万户之地,终究是虚名,暗喻对乡土的迷失。
- 天作一丘都是糟:自然的馈赠并不丰盈,反映了现实的艰难。
- 却被新诗太清绝:新诗的高雅让人感到遥不可及,反映出对当代诗歌的反思。
- 唤将雪虐更风饕:严寒的雪和凶猛的风,象征着生活的挑战与困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木奴”比喻生活的单调与机械。
- 对仗:如“乡封万户”和“天作一丘”形成对比,增强诗意。
- 夸张:夸大对新诗的清绝,突出内心的焦虑与不满。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日常生活与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名利的批判和对新诗的反思,揭示了生活的真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斗州:象征偏远与孤独。
- 鼎肉:象征奢华与美食。
- 木奴:象征机械与无情。
- 霜螯:象征美味与珍贵。
- 乡封万户:象征荣华富贵。
- 清绝:象征高雅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斗州只解寄鹅毛”中的“斗州”指的是: A. 一个地方
B. 一种食物
C. 一种动物
D. 一种植物 -
诗中提到的“鼎肉”象征: A. 奢华的生活
B. 朴实的饮食
C. 乡土的情感
D. 诗歌的清绝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以糟蟹洞庭甘送丁端叔》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表现了对乡土的思考,但杨万里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而陶渊明则强调对自然的归属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杨万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