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运判朝散登乐山亭》
时间: 2024-09-19 22:01: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运判朝散登乐山亭
作者: 韩维 〔宋代〕
看山日日上孤城,不问云昏与雪晴。
六六高峰长秀色,双双啼鸟忽春声。
心惊流水光阴逝,身慕冥鸿羽翼轻。
方促吏文严指使,不知诗兴坐中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乐山亭的所见所感。每天仰望山峰,孤独的城池呈现在眼前,不去在意云彩的变化和雪的晴朗。高耸的山峰永远保持着秀丽的姿态,成双的鸟儿在春天的气息中啼鸣。心中惊叹,时光像流水一样逝去,身体羡慕像冥冥中的鸿雁一样轻盈的羽翼。身处繁忙的公务之中,却不知道诗的灵感在心中悄然萌生。
注释:
- 孤城:指诗人所处的城市,表现孤独感。
- 云昏与雪晴:形容自然景象的变化,不拘泥于时光的流转。
- 六六高峰:指高耸的山峰,六六即形容山峰的数量和壮丽。
- 冥鸿:指的是一种神秘的鸿雁,象征轻盈和自由。
- 吏文:指的是官吏的文书,暗指繁忙的公务。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冥鸿”意象可联想到古代文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常出现在古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字子云,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内心感受,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乐山亭,表达诗人在繁忙公务中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诗歌鉴赏:
韩维的《奉和运判朝散登乐山亭》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描绘了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开篇的“看山日日上孤城”,既描绘了壮丽的山景,又凸显了诗人的孤独。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从自然的美景中引发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时光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六六高峰”和“双双啼鸟”,不仅增添了诗的层次感,还带有春天的生机,体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结尾部分,诗人将自身的处境与自然美景相对比,表达了对自由、诗意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诗风清新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看山日日上孤城:描绘诗人在孤城中,仰望山景的情景。
- 不问云昏与雪晴:不去关注天气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心境的超脱。
- 六六高峰长秀色:高耸的山峰永远保持着美丽,寓意自然的恒久与永恒。
- 双双啼鸟忽春声:春天的鸟鸣声,传递出生命的活力。
- 心惊流水光阴逝:感慨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
- 身慕冥鸿羽翼轻:羡慕鸿雁那样自由轻盈的生活状态。
- 方促吏文严指使:被繁忙的公务束缚,感到无奈。
- 不知诗兴坐中生:却在此环境中找到诗的灵感,内心充满创作的欲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光比作流水,以形象化的手法增强感情的表现。
- 拟人:鸟儿的啼鸣被赋予春的声音,增添了生动感。
- 对仗:如“云昏与雪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 孤城:象征孤独与思考。
- 高峰:象征壮丽与不变的自然。
- 啼鸟: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
- 冥鸿:象征自由与轻盈的生活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六六高峰”指的是什么?
- A. 山峰的数量
- B. 河流的宽度
- C. 城市的高度
-
诗人感慨“光阴逝”是因为?
- A. 他在游山玩水
- B. 他忙于公务
- C. 他在写诗
-
“不知诗兴坐中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 A. 喜悦
- B. 无奈
- C. 灵感的涌现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韩维的《奉和运判朝散登乐山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通过描绘自然意象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时光的感慨,但韩维更多地展现了官场的无奈与诗意的灵感,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网》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