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杨友直
虞集
洛阳杨友直,字儗汉中郎。
画若锥穿石,垂如雨漏墙。
舞花羞女美,醉草笑僧狂。
昨日鸿都学,烦君写数行。
白话文翻译
洛阳的杨友直,字儗,汉中的郎君。
他的画作如同锥子穿透石头,滴落的水珠像雨水漏进墙壁。
他在花间舞蹈,令女子感到羞愧,美丽动人;
他在醉酒中吟诵,逗得和尚也忍不住笑。
昨日在鸿都的学堂,烦请你写几行字。
注释
字词注释
- 洛阳:古都,历史悠久,著名的文化中心。
- 友直:杨友直的名字,表示友善与正直。
- 字儗:古人常有字,儗为其字,表示其文学修养。
- 汉中郎:指杨友直的官职或身份,汉中为地名。
- 画若锥穿石:形容其画技精湛,极具穿透力。
- 舞花羞女美:舞姿优美,令花儿也感到羞愧,强调其技艺之美。
- 醉草笑僧狂:醉酒作诗,逗乐和尚,体现其洒脱和幽默。
- 鸿都学:指的是一个学堂或文化交流的场所。
典故解析
“鸿都”指的是长安(今西安),是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象征着学术与才华的聚集地。杨友直作为画家和诗人,自然与这些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集(1280-1348),元代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虞集的诗风多为婉约,擅长描写人物和自然,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虞集与杨友直的交往过程中,表现了虞集对杨友直的欣赏与友谊。作为同道中人,二人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虞集以此诗表达对杨友直才华的赞美与鼓励。
诗歌鉴赏
《赠杨友直》是一首充满友谊和赞美的诗歌。作者虞集通过对杨友直的细腻描写,将其艺术才能与个人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如“画若锥穿石”,不仅强调了杨友直绘画技艺的精湛,更暗示了其作品的力量与深度,仿佛能够直击心灵。
接下来的“舞花羞女美”,通过舞蹈的描写,表现了杨友直的风采和才华,诗句中的“羞”字更是将他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系列的艺术描写,让人感受到杨友直不仅是一个艺术家,更是一个富有魅力的人物。
此外,诗中提到的“醉草笑僧狂”,则展现了杨友直的自由洒脱与幽默感,这样的描绘也为整首诗增添了生动的气息。最后一句“烦君写数行”,则是虞集对朋友的请求,体现了他对杨友直艺术成就的尊重与期待。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朋友的赞美,也有对艺术的敬仰,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洛阳杨友直,字儗汉中郎。
此句介绍了杨友直的身份与背景,洛阳是他的出生地,字儗则体现了他的文化修养,汉中郎则可能是他的官职或出生地。 -
画若锥穿石,垂如雨漏墙。
比喻其画作的技艺,表现了画作的深刻与细腻。锥穿石与雨漏墙的意象结合,增强了画作的生动性。 -
舞花羞女美,醉草笑僧狂。
描绘了杨友直在艺术上的造诣和其个性,舞花与美丽的女子形成对比,展示其独特的魅力;醉草的描写则突显其幽默风趣。 -
昨日鸿都学,烦君写数行。
表达了虞集对杨友直的期待与请求,显示了他对友人的欣赏和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画若锥穿石”,通过比喻将画作的精湛与力量形象化。
- 对仗:如“舞花羞女美,醉草笑僧狂”,两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羞”和“笑”等情感词汇,使得作品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朋友的赞美与对艺术的热爱。虞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杨友直的才华与个性,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艺术的追求,反映了元代文人之间的互相欣赏与支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锥:象征着艺术的锐利与深刻。
- 雨:代表了生命与灵感的流动。
- 花:美的象征,体现了艺术的优雅与女性的魅力。
- 僧:代表了禅意与幽默的对比,体现了生活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杨友直的字是什么?
A. 汉中郎
B. 儗
C. 友直 -
诗中提到的“舞花羞女美”形容的是谁的舞姿?
A. 杨友直
B. 虞集
C. 僧 -
“画若锥穿石”中的“锥”象征着什么?
A. 力量
B. 精湛
C. 深刻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牧
- 《静夜思》 -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 虞集与李白:两者都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但虞集的诗风更为细腻和婉约,而李白则以豪放著称。
- 主题对比:虞集的《赠杨友直》注重友谊与艺术,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虞集研究》
- 《古诗词的解读与欣赏》
- 《中国古典诗词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