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时间: 2025-01-04 09:31:21

三两信凉风,七八分圆月。

愁绪到今年,又与前年别。

衾单容易寒,烛暗相将灭。

欲识此时情,听取鸣蛩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查子
作者:莫崙 〔宋代〕

三两信凉风,七八分圆月。
愁绪到今年,又与前年别。
衾单容易寒,烛暗相将灭。
欲识此时情,听取鸣蛩说。

白话文翻译:

几阵凉风徐徐吹来,明月已经圆了几分。
愁苦的心情在今年又重现,仿佛又与往年告别。
被子单薄容易感到寒冷,烛光微弱快要熄灭。
想要了解此时的心情,听听那鸣叫的蝉声便可。

注释:

  • :确实,真实。
  • 愁绪:忧愁的情绪。
  • 衾单:被子和床单。
  • 鸣蛩:蝉的鸣叫声,常用以表达夏季的情景。

典故解析:

“鸣蛩”常常代表着夏季的来临,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来感知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诗中提到的“愁绪”则与古诗词中常见的情感表达相呼应,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莫崙(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情的思考。莫崙的诗通过平易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受到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夜或初冬时节创作,当时正值凉风习习,明月高悬,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愁苦,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生查子》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词,诗人在这首词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开篇的“凉风”和“圆月”构成了一幅静谧的夜景,给人以宁静的感受,而随之而来的“愁绪”则将这份宁静打破,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尤其是“又与前年别”的句子,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对往事的怀念,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惆怅。

接下来的“衾单容易寒,烛暗相将灭”进一步营造了寒冷和黑暗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诗人用“衾单”和“烛暗”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孤寂中对生活的思考,表现了对温暖的渴望与对生命脆弱的感悟。

最后一句“欲识此时情,听取鸣蛩说”则是诗人的智慧所在,利用自然的声音来反映内心的情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在此不仅表达了自我的情感,也引导读者去感受自然与生活的深刻联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三两信凉风”:形容凉风吹来,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2. “七八分圆月”:描绘明月的圆满,暗示时间的流逝。
    3. “愁绪到今年”:表达愁苦的情感在新的一年又回来了。
    4. “又与前年别”:强调对过往的回忆与时光的无情。
    5. “衾单容易寒”:反映生活的困苦,暗示生活的单调与孤独。
    6. “烛暗相将灭”:象征生活的无光与希望的熄灭。
    7. “欲识此时情”:渴望了解内心的感受。
    8. “听取鸣蛩说”:通过自然的声音来倾诉情感,体现人与自然的共鸣。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信凉风”和“圆月”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通过“鸣蛩说”赋予蝉以人的情感,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思考,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情感的深刻。诗人借助自然的元素,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意象分析:

  • 凉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 圆月:代表着团圆与思乡之情,寓意深远。
  • 衾单:体现生活的单调与孤独感。
  • 烛光:象征希望与生命的脆弱。
  • 鸣蛩:代表自然的声音,能够唤起情感的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七八分圆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惆怅
    • C. 愤怒
  2. “欲识此时情,听取鸣蛩说”中“鸣蛩”指的是什么?

    • A. 蝉
    • B. 鸟
    • C. 虫
  3.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 A. 喜悦
    • B. 愁苦
    • C. 失落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永《雨霖铃》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与莫崙的《生查子》都表现了女性在孤独中对往日情感的追忆,但李清照的作品更直接表达了对爱情的失落,而莫崙则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内心的复杂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