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画桧
作者: 虞集 〔元代〕
茅山多古树,此桧更长生。
鹳鹤栖来稳,蛟龙化得成。
云深还近户,月落似闻笙。
千载如相见,苍然故旧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了茅山上古老的树木,尤其是这棵桧树更显得长生不衰。鹳和鹤在此栖息得很稳妥,仿佛蛟龙在此变幻成形。云雾深处,窗户似乎近在咫尺,月亮落下时像是能听到笙声。千年之后再相见,依然感到那份苍老的旧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茅山: 指的是茅山,地名,山上有很多古树。
- 桧: 指的是桧树,长寿的象征。
- 鹳鹤: 鹤类的一种,通常象征长寿。
- 蛟龙: 传说中的龙,寓意变化与力量。
- 云深: 云雾缭绕的景象。
- 笙: 一种古老的乐器,常用于乐曲中。
- 千载: 千年,表示很长的时间。
- 苍然: 形容古老、苍茫的样子。
典故解析:
- “鹳鹤栖来稳”中的鹳鹤,常象征吉祥与长寿,反映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
- “蛟龙化得成”引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象征变化和成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集(1280-1348),字子美,号少游,元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古体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元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命长久、古老情感的追忆。诗中桧树的长生与古老的象征,与当时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敬仰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的独特视角。
诗歌鉴赏:
“画桧”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美的诗,展现了虞集对茅山古树和长生桧树的深切观察与感悟。诗的开头以茅山的古树引入,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命的思考。桧树的长生象征着生命的恒久与坚韧,而鹳鹤的栖息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仿佛生命在自然中得到了延续。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蛟龙化成的意象,既有神话色彩,也暗示着变化与成长。诗人通过云深与月落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又清幽的意境,似乎在传达一种与自然共鸣的境界。最后一句“千载如相见,苍然故旧情”则将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恒久结合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怀旧与温情。
整首诗在形式上流畅自然,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虞集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茅山多古树,此桧更长生。
- 描述茅山上古老的树木,特别强调桧树的生命力,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
鹳鹤栖来稳,蛟龙化得成。
- 鹤类栖息在这里显得安稳,暗示自然的和谐与平静;蛟龙化成的意象则带有变化的意味。
-
云深还近户,月落似闻笙。
- 云雾缭绕,窗户似乎很近,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月落时仿佛能听到悠扬的笙声,增添了诗的音乐性。
-
千载如相见,苍然故旧情。
- 尽管时光流逝,千年如一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深厚的旧情。
修辞手法:
- 比喻: “蛟龙化得成”用蛟龙比喻变化与力量,赋予自然以生动的形象。
- 拟人: “鹳鹤栖来稳”,使鹳鹤具有了人的特性,增强了自然的亲切感。
- 对仗: 诗句之间对仗工整,使得诗歌读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生命与时间的思考,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旧情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树: 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历史的积淀。
- 桧: 象征长寿与坚韧。
- 鹳鹤: 象征吉祥与安宁。
- 蛟龙: 象征变化与力量。
- 云深: 代表朦胧与神秘。
- 月落: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长生的树是什么?
- A. 榕树
- B. 桧树
- C. 松树
-
“鹳鹤栖来稳”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寂静
- B. 动荡
- C. 和谐
-
诗中提到的“蛟龙化得成”象征什么?
- A. 静止
- B. 变化与成长
- C. 毁灭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画桧》 vs 《登高》
- 虞集的《画桧》通过自然景象展现生命的延续与内心的情感,而杜甫在《登高》中则通过环境描写反映了个人的忧愁与历史的沧桑。两首诗在主题与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虞集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