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别》

时间: 2025-01-04 10:53:12

晓鼓声已半,离筵坐难久。

请君断肠歌,送我和泪酒。

月落欲明前,马嘶初别后。

浩浩暗尘中,何由见回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鼓声已半,离筵坐难久。
请君断肠歌,送我和泪酒。
月落欲明前,马嘶初别后。
浩浩暗尘中,何由见回首。

白话文翻译:

天刚亮,鼓声已敲响了一半,离别的酒席上我坐不久。
请你为我唱一曲伤心的歌,送我一杯泪水般的酒。
月亮将要落下,天色还未完全明亮,马儿在离别后开始嘶鸣。
在这浩浩荡荡的黑暗尘埃中,如何能够再回首看你?

注释:

  • 晓鼓声:早晨的鼓声,通常用于召集或告别。
  • 离筵:离别的酒席。
  • 断肠歌:形容非常悲伤的歌曲。
  • 泪酒:泪水与酒相结合,暗指离别时的悲痛。
  • 浩浩暗尘:形容离别时的沉重心情和模糊的前景。

典故解析:

本诗中使用了“断肠歌”这一典故,源自古代对离别的感伤,常用来形容极度悲伤的情景。此类情感在唐诗中屡见不鲜,常常通过音乐和饮酒的方式来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著称,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晓别》写于白居易与友人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伤感。诗作反映了唐代士人重情重义的思想。

诗歌鉴赏:

《晓别》以其深情的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痛苦和无奈。开篇的“晓鼓声已半”便将读者带入了离别的氛围中,鼓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迫近。接下来的“离筵坐难久”则表明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焦虑。接着请求朋友为其唱“断肠歌”,可以看出离别的情感已经深入骨髓,酒与泪的结合更是强调了这种痛苦的双重性。最后两句描绘了离别后的孤独与茫然,尤其是“浩浩暗尘中,何由见回首”,在黑暗与尘埃中,诗人感到无助,无法再回望曾经的美好。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深刻体会到离别的苦楚和对友人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鼓声已半:早晨的鼓声已经敲响了一半,暗示着离别的时间临近。
  2. 离筵坐难久:在离别的酒席上坐着,心情沉重,难以久留。
  3. 请君断肠歌:请求友人唱一曲极为伤感的歌曲,以表达心中的哀伤。
  4. 送我和泪酒:用“泪酒”比喻离别的痛苦,酒中融入泪水,情感更加深沉。
  5. 月落欲明前:月亮快要落下,天色尚未完全明亮,象征着离别的阴郁情绪。
  6. 马嘶初别后:在别后,马儿发出嘶鸣声,暗示着离别的孤独与寂寞。
  7. 浩浩暗尘中:在无边的黑暗尘埃中,感到迷茫与无助。
  8. 何由见回首:在这种情境下,如何能再回首看看过去的点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作酒,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感。
  • 拟人:马嘶声似乎在诉说离别的痛苦,给予动物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离别时的痛苦与不舍,以及对友人深厚感情的珍惜。诗人在离别的瞬间,将深情与伤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珍贵。

意象分析:

  • 晓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到来。
  • 泪酒:代表离别时的悲痛与情感的交融。
  • 月落:暗示着光明即将消失,寓意离别带来的黑暗与无助。
  • 马嘶:象征孤独与失落,传达出离别后的空虚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晓鼓声已半”中的“晓”指的是什么时间?

    • A. 下午
    • B. 清晨
    • C. 晚上
    • D. 正午
  2. “请君断肠歌”中的“断肠歌”意指什么?

    • A. 高兴的歌曲
    • B. 伤心的歌曲
    • C. 欢快的舞曲
    • D. 叙述故事的歌曲
  3. 诗中提到的“泪酒”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离别的痛苦
    • C. 友谊
    • D. 旅行

答案:

  1. B. 清晨
  2. B. 伤心的歌曲
  3. B. 离别的痛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by 王之涣
  • 《夜泊牛津》 by 李白

诗词对比:

《晓别》与王之涣的《送别》在主题上都涉及离别,但《送别》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晓别》则专注于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两者都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