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发书生谁复论,萧然深闭一蓬门。
自知赤壁功名晚,羞与周郎作耳孙。
白话文翻译:
这位白发的书生,谁还会来谈论他呢?他独自一人,深深地关上了门。
他心里明白自己在赤壁之战的功名已经已经太晚了,羞于与周瑜的后代相提并论。
注释:
- 白发:指年老,形容作者的年纪。
- 书生:指读书人,通常指知识分子。
- 萧然:形容冷清、孤独的样子。
- 蓬门:指简陋的门,常用以形容隐居生活。
- 赤壁:指赤壁之战,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代表了英雄的功名。
- 周郎:周瑜,三国时期的名将,以智勇闻名。
- 耳孙:比喻与周郎无关的后辈,表示自谦。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赤壁”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周瑜是此役的主将,历史上被视为英俊才华的象征。诗中通过对比来表达作者对自己年华已逝、未能成就伟业的遗憾,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自我反省和谦卑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道明,号紫芝,宋代诗人,以其工诗、善词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晚年,反映了作者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反思,以及对英雄豪杰的崇敬与自愧。通过对比周瑜的功名与自己平凡的境遇,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诗歌鉴赏:
周紫芝的这首诗,言辞简练而意味深长。开篇以“白发书生”自称,展现了作者对年老的自觉与孤独,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随后的“萧然深闭一蓬门”则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似乎在暗示作者的隐居生活,抑或是对世事的无奈与不屑。
接下来,诗人提到“赤壁功名晚”,这是对自己成就的清醒认知,意识到自己未能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光辉的足迹。他以周瑜为比较,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卑与羞愧之情。诗的最后一句“羞与周郎作耳孙”,以周郎的耳孙作比,展现出作者的谦卑与自我贬低,尽显文学家的情怀。
整首诗在语言上质朴而富有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发书生谁复论:自谦,强调自己年老且无人问津。
- 萧然深闭一蓬门:形象地描绘出隐居的孤寂生活。
- 自知赤壁功名晚:承认自己未能成就伟业,感慨时光的流逝。
- 羞与周郎作耳孙:谦逊地表示不愿与周瑜的后代相提并论。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与周瑜的比较,突显自己的自卑和对历史的反思。
- 比喻:用“耳孙”形容自我的渺小,将个人成就与历史巨人的辉煌形成鲜明对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我与历史英雄,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英雄的敬仰,同时流露出对个人成就的自省与谦卑。整首诗透着一种悲凉而深邃的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发:象征年老,表明作者的身份与感慨。
- 蓬门:象征隐居生活的简陋与孤独。
- 赤壁:象征历史的辉煌与个人的渺小。
- 周郎:象征英雄的形象,激励与自愧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赤壁”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 A. 长平之战
- B. 赤壁之战
- C. 官渡之战
- D. 淮海战役
-
“羞与周郎作耳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A. 自豪
- B. 羞愧
- C. 高傲
- D. 漠然
-
诗中的“蓬门”象征着什么?
- A. 荣华富贵
- B. 隐居生活
- C. 官职显赫
- D. 繁华热闹
答案:
- B. 赤壁之战
- B. 羞愧
- B. 隐居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反思,诗风更为沉郁。
- 李白《庐山谣》:展示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情感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