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揔太博上知郡杜少卿》
时间: 2025-01-06 10:39:5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和黄揔太博上知郡杜少卿
作者: 范仲淹 〔宋代〕
原文展示:
万石君贤再出麾,犹龙川上五歌时。
九重执宪清规在,十镇分忧白发知。
环禁申威星拱极,铃斋舒啸月侵帷。
金台下客思何报,愿上中和乐职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贤能之士的期盼和对国家治理的忧虑。万石君(即黄揔)再次出任职务,犹如当年龙川上的歌声依旧悠扬。面对高层执政的清明规矩,作者感叹自己已白发苍苍,依然心系国家的忧患。在禁宫之中,威严如星辰般高悬,夜晚的铃声在月光中轻轻响起。作为金台下的客人,作者思考自己该如何报答,愿能以中和之乐来写作诗篇。
注释:
- 万石君:指黄揔,曾任官职,贤能之士。
- 龙川:指古代的一个地方,与音乐相关,象征美好的时光。
- 九重:指皇宫,象征权力的中心。
- 十镇:指地方治理,意味着对地方事务的关心。
- 环禁:指禁宫,表明身处权力中心。
- 申威:施加威严。
- 铃斋:指一种清幽的环境,适合吟诗作对。
- 金台:指高位或重要的场所。
典故解析:
- 龙川五歌:传说中,龙川是一个乐土,五歌则是代表当时的美好音乐,象征着和平与繁荣。
- 白发知忧: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尽管年老,但依然关心国家事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澹庵,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闻名,强调个人责任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范仲淹担任知郡期间,反映了他对黄揔再度出任的期望和对时局的关注。背景是当时政治动荡,诗人心怀忧国之情。
诗歌鉴赏:
范仲淹的《和黄揔太博上知郡杜少卿》以其深刻的政治关怀和文化内涵,展示了诗人的仁爱之心和忧国之情。全诗通过对黄揔再出任职的赞美,引发了对国家治理的思考。诗中“万石君贤再出麾”的开头,既是对贤能之士的敬仰,也是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诗中多处提到的星辰、月光,渲染了安静而深沉的夜晚,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通过“九重执宪”与“十镇分忧”的对比,诗人将高层的清明与地方的忧虑相结合,展现了治理国家的复杂性与责任感。尤其“白发知”一语,表现出诗人虽已年老,却依旧心系国事,令人感动。
最后,金台下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自己角色的反思,愿意用诗歌来表达对中和之乐的追求,体现出士人的理想与抱负。这首诗不仅具有政治色彩,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范仲淹诗歌创作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石君贤再出麾:称赞黄揔的才德,再次被任用。
- 犹龙川上五歌时:回忆起当年美好时光,如龙川上的乐曲。
- 九重执宪清规在:高层的清明法规依然严明。
- 十镇分忧白发知:地方治理的忧虑,作者已白发苍苍,依然关心。
- 环禁申威星拱极:禁宫威严如星辰环绕,象征权力的高悬。
- 铃斋舒啸月侵帷:夜晚的铃声在月光下轻柔响起,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 金台下客思何报:作为一名仕人,思考自己该如何回报国家。
- 愿上中和乐职诗:希望通过诗歌表达中和之乐,报答国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九重执宪”和“十镇分忧”,形成对称。
- 比喻:将治理比作清规,与龙川的美好时光相对照。
- 象征:星辰、月亮等意象象征着高尚与清明。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贤能执政的期盼和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强调了士人的理想与抱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石君:象征贤能之士。
- 龙川:象征美好的时光与和谐。
- 九重:象征权力的中心。
-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责任感。
- 金台:象征高位或重要场所,体现作者的身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万石君贤再出麾”中的“万石君”指的是谁?
- A. 范仲淹
- B. 黄揔
- C. 杜少卿
-
诗中提到的“龙川”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和谐与美好时光
- C. 诗歌创作
-
“白发知忧”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年轻的无忧
- B. 年老的关心与忧虑
-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范仲淹的《和黄揔太博上知郡杜少卿》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对国家与社会的忧虑,前者更侧重于士人的责任与理想,后者则强调个体对国运的感慨。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范仲淹集》
- 《杜甫诗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