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原仲山居》

时间: 2025-01-04 09:08:29

寂寂临湖屋,湖风为掩门。

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好事长留客,虽贫亦置樽。

平生枯淡意,去此欲谁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寂寂临湖屋,湖风为掩门。
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好事长留客,虽贫亦置樽。
平生枯淡意,去此欲谁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湖边居所,湖风轻轻掩住门。幽谷中的鸟鸣与夕阳下的山影映衬着村庄。即使生活贫困,兴致好的人也愿意留客,尽管生活简单平淡,这样的地方又有谁来谈论呢?

注释:

  • 寂寂:指环境的宁静,形容湖边的居所寂静无声。
  • 掩门:湖风轻轻地关上门,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 好事:指的是好事情或愉快的事情,此处暗指好的情谊或好的相聚。
  • :酒樽,表示即使贫穷也愿意请客,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
  • 平生:一生,指的是作者的生活经历。
  • 枯淡意:生活简单、淡泊的意图,表达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整体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淡泊名利的精神。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约1084-约1138年),字仲华,号逸山,南宋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与自然风光,具有清新脱俗的特点。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末年,社会动荡,诗人渴望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以逃避纷乱的世俗生活,体现了对理想隐居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访原仲山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中通过描绘湖边的居所,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诗的开头“寂寂临湖屋”,便将读者带入一个与世隔绝、安静舒适的环境;而“湖风为掩门”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宁静感,仿佛连微风都在保护这个隐秘的空间。接下来的“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鸟声在幽谷间回荡,夕阳映照着村庄的山影,构成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好事长留客,虽贫亦置樽”,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相聚的珍视,尽管生活贫困,也愿意以酒樽相待,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最后一句“平生枯淡意,去此欲谁论”,则是对自己一生追求的反思,虽然过着简单淡泊的生活,但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却感到无比满足,甚至不在乎外界的评说,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给人以深思和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寂寂临湖屋:描绘湖边的屋子,静谧而安详。
  • 湖风为掩门:湖风轻轻关上门,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鸟声幽谷树:鸟鸣声在幽静的山谷和树木间回荡。
  • 山影夕阳村:夕阳映照下山影与村庄的和谐美景。
  • 好事长留客:美好的事情总是留住客人。
  • 虽贫亦置樽:即使贫穷也愿意请客饮酒,表现了热情好客的精神。
  • 平生枯淡意:一生追求简单淡泊的意图。
  • 去此欲谁论:在这样的环境中,谁还会来评价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平淡,表达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对仗:如“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湖风“掩门”,使自然有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湖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超脱世俗的淡泊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平和的生活环境。
  • 鸟声:代表自然的生机与美好,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夕阳:象征归属与宁静,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沉淀。
  • :象征友谊与情谊,体现出热情好客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居所是在哪里?

    • A. 山上
    • B. 湖边
    • C. 城市
    • D. 沙漠
  2. 诗人对待朋友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冷淡
    • B. 热情
    • C. 忙碌
    • D. 疏远
  3. “湖风为掩门”中的“掩门”指的是什么?

    • A. 关闭门
    • B. 风的轻柔
    • C. 隐秘生活
    • D. 自然的保护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体现了隐逸生活的情怀。
  • 孟浩然《过故人庄》: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山水的美丽与隐逸生活,但更强调秋天的萧瑟与思乡情怀。
  • 白居易《琵琶行》:通过音乐表达情感,虽与刘子翚的隐逸生活不同,但同样展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经典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