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其二 拟古》

时间: 2025-01-10 04:38:38

眼波明,眉岫远。

比玉人儿较软。

拖绣帔,掩明珰。

盈盈入画堂。

风似剪。

寒侵浅。

对袖笼香展。

相问讯,两寒温。

一番情话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波明,眉岫远。比玉人儿较软。拖绣帔,掩明珰。盈盈入画堂。风似剪。寒侵浅。对袖笼香展。相问讯,两寒温。一番情话新。

白话文翻译:

眼中闪烁着明亮的波光,眉如远山般柔美,比起那玉人儿更加柔软。她拖着绣花的帔子,轻轻掩住了明亮的耳环,轻盈地走入画中的厅堂。微风如剪,寒意轻轻侵袭。她对着袖子轻展飘香,互相问候,彼此间的温暖似乎有些寒凉,谈起了一段新的情话。

注释:

  • 眼波:指眼睛闪烁的光芒,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和情感。
  • 眉岫:形容眉毛如山岫般的远和柔美。
  • 玉人:常用来指美丽的女子,具有高雅的气质。
  • :古代女子所穿的披肩或披风。
  • 明珰:指耳环,形容其光亮如明珠。
  • 盈盈:形容动作轻盈,优雅。
  • 对袖:指对着袖子,通常指女子的手势动作。
  • 寒侵浅:形容微微的寒意袭来,意境上显得温柔。
  • :此处指温情,形容彼此间的情感交流。

典故解析:

  1. “比玉人儿较软”:在古诗词中,玉人常被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此处强调她的柔和与温婉,表达了对美的赞美。
  2. “盈盈入画堂”:诗中通过“画堂”引申出一种理想化的空间,营造出一种如画般的美好场景。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俞彦,明代诗人,擅长古风诗作,作品常以清丽脱俗著称。生于文化氛围浓厚的时代,受到传统诗词的影响,风格多样。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明代,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文化艺术繁荣,诗人借古讽今,表达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更漏子 其二 拟古》是俞彦的一首佳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优雅。全诗以“眼波明,眉岫远”开篇,塑造出一个清丽脱俗的女性形象,接着通过“比玉人儿较软”进一步加强了这种美的对比。诗中运用“拖绣帔,掩明珰”描绘了女子在轻盈移动间流露出的柔情,暗示了她的内心世界与外在形象的和谐统一。

进一步的意象如“风似剪,寒侵浅”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情感的深度,传达出一种微妙的情绪波动。诗人在描绘这种场景时,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感染力。通过“相问讯,两寒温”,诗人展示了两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尽管有些寒意,却也暗含温情,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整首诗以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温柔相结合的情感基调,既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有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表现了诗人对女性之美和情感交流的细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眼波明,眉岫远”:眼神清澈,眉如远山,描绘了女子的美丽。
    • “比玉人儿较软”:强调她的柔情似水,比一般的美人更加柔和。
    • “拖绣帔,掩明珰”:展示了她优雅的举动,犹如轻盈的舞者。
    • “盈盈入画堂”:比喻她的身影如同画中人,完美而和谐。
    • “风似剪”:微风轻拂,仿佛剪刀一般,暗含了环境的细腻。
    • “寒侵浅”:寓意轻微的寒意,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对袖笼香展”:她的动作优雅,仿佛香气在空中荡漾。
    • “相问讯,两寒温”:相互问候,情感的交流中有一丝温暖。
    • “一番情话新”:表达了新情感的产生,增添了生活的丰富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似剪”形象化了风的轻盈。
    • 拟人:赋予风和寒意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相问讯,两寒温”,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感情的细腻思考,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和微妙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 眼波:象征着智慧与情感的流动。
  • 眉岫:代表着女子的温柔和美丽。
  • 绣帔:象征着女性的优雅与华丽。
  • :隐喻着爱与情感的芬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眼波明”主要形容了什么?

    • A. 女子的眼睛
    • B. 女子的衣服
    • C. 女子的声音
  2. “寒侵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强烈的寒冷
    • B. 微妙的寒意
    • C. 温暖的气候
  3. 诗中提到的“玉人”代表了什么?

    • A. 一种花
    • B. 美丽的女子
    • C. 一种乐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子的柔美和情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俞彦的《更漏子》: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情感的结合,但前者更显豪放,后者则细腻温柔。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及其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