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更漏子 舟泊黄冈
作者: 陈步墀 〔清代〕
六篷船,双竹桨。
刺入荻芦花港。
风笛起,酒帘飘。
停桡姑嫂桥。
望城头,连渡口。
正好月光明透。
寒击柝,夜啼乌。
客船人听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艘六篷船停泊在黄冈的情景。船上用双竹桨划水,轻巧地刺入芦苇花开的港口。随着风笛声起,酒帘随风飘动,船只在姑嫂桥下停留。远望城头与渡口,月光正好透出,照亮了四周。寒冷的夜里,柝声阵阵,乌鸦在夜里啼叫,客船上的人们听得见吗?
注释:
- 六篷船:指用六个帆篷的船,形象地描绘了船的大小和结构。
- 双竹桨:指用竹子制作的双桨,表现出船只的轻便。
- 刺入:形容船只快速驶入港口的状态。
- 荻芦花港:指生长有荻草和芦苇的港口,营造出自然的氛围。
- 姑嫂桥:可能是指两位女性亲属的桥,具有亲切的情感色彩。
- 寒击柝:柝是古代用来报时的器具,寒冷的夜晚显得格外孤寂。
- 夜啼乌:夜晚乌鸦的叫声,增添了诗中的静谧和清冷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步墀,清代诗人,生平多游历,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描绘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舟泊黄冈时所作,作者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更漏子 舟泊黄冈》是一首描绘船泊夜景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的“六篷船,双竹桨”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夜晚,船只轻巧地划入港口。随着“风笛起,酒帘飘”,我们仿佛听见了音乐声和酒香飘散在空气中,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发现自己在静谧的环境中,夜晚的寒冷和乌鸦的啼叫让人感到一丝孤独。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也让人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在描绘美景的同时,潜藏着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慨,展现了他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篷船,双竹桨”:描绘了一艘轻快的船只,体现了诗人对船只的细致观察。
- “刺入荻芦花港”:船只划入港口,展现出水面与自然的和谐。
- “风笛起,酒帘飘”:音乐和酒的元素,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 “停桡姑嫂桥”:停靠在亲切的地方,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
- “望城头,连渡口”:远望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开阔的视野。
- “正好月光明透”:月光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浪漫气息。
- “寒击柝,夜啼乌”:声音的描写,带出夜的寂静与孤独。
- “客船人听无”:发出对孤独感的思考,暗示人的内心世界。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酒帘飘”,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月光、船只、夜啼乌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船泊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人生孤独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悟。
意象分析:
- 船:象征着行旅与人生,代表着探索与流动。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美好,常与思乡之情相连。
- 乌鸦:常被视为孤独或不祥的象征,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寒冷夜晚:象征着孤寂与思索,反映人内心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六篷船”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大型船只
- B. 一种使用六个帆的船
- C. 一种小舟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寒击柝”中,“柝”是用来__的工具。
-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场景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 (对/错)
答案:
- B
- 报时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写了月夜的孤独与思乡,透出沉重的情感。
- 李白的《静夜思》:以月光引发的思乡情绪,与陈步墀的诗形成对比,前者更直接表达思乡之情,而后者则通过景物描写渗透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步墀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