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高吟烂醉淮西月
高吟烂醉淮西月,诗酒相留。
明日归舟,碧藕花中醉过秋。
文姬赠别双团扇,自写银钩。
散尽离愁,携得清风出画楼。
白话文翻译:
在淮西的明月下,我高声吟唱,醉得不省人事,诗酒相伴,难以舍弃。明天我将归舟,陶醉于碧藕花中,醉过了秋天。文姬赠送我双团扇,我用银钩自写离别的诗句。将所有的离愁散尽,携着清风走出画楼。
注释:
字词注释:
- 高吟:高声吟唱。
- 烂醉:形容醉得厉害。
- 相留:互相留恋。
- 碧藕花:指的是碧色的藕花。
- 文姬:指的是王异,古代著名才女,象征才情。
- 双团扇:一种扇子,通常有两个圆形的扇面。
- 银钩:形容写得好,像银钩一样精致。
- 离愁:离别的愁苦。
- 画楼:指精美的楼阁。
典故解析:
- 文姬:王异,东汉时期的才女,精通诗文,常被引为才女的代表。
- 碧藕花:藕花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清雅和幽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公元1030年—约公元1106年),字巨源,号惭愧,晚号“清江居士”。他是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词的创作,风格婉约,情感细腻,常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晏几道的游历生涯中,表现了他在美丽的淮西月色中,醉于诗酒,抒发离愁别绪的心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际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采桑子·高吟烂醉淮西月》是一首极具韵味的词作,整体上展现了诗人醉酒吟唱的洒脱与对美好瞬间的留恋。开篇“高吟烂醉淮西月”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一种洒脱的氛围中,酣醉于月色与诗酒之间,展现出一种惬意的生活状态。接着“明日归舟,碧藕花中醉过秋”,诗人对未来归舟的感慨与对眼前美景的沉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念。
在后面的部分,诗人提到“文姬赠别双团扇”,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更是对才情的向往与自我肯定。最后一句“散尽离愁,携得清风出画楼”,将离愁化为清风,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即使面对离别也不忘心中的清风明月,令人感受到一种豁达的洒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是晏几道词风的典型代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吟烂醉淮西月:在淮西的明月下,我高声吟唱,醉得不省人事,表现了诗人在美景中的陶醉。
- 诗酒相留:酒与诗相伴,难以割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明日归舟,碧藕花中醉过秋:明天将启程归舟,沉醉于碧藕花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秋天的来临。
- 文姬赠别双团扇:提到王异赠予的团扇,象征着才情与友谊。
- 自写银钩:自己用银钩书写离别的诗句,暗示着诗人的文才。
- 散尽离愁,携得清风出画楼:将所有离愁散尽,携着清风走出画楼,象征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愁比作清风,表现情感的轻盈与释怀。
- 对仗:如“诗酒相留”与“散尽离愁”构成对仗,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排比:整首词通过不断的排比与重复,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友谊、生活的珍惜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即使面临离别,依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传达出一种洒脱与淡然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着明亮、清晰,代表着美好的时光。
- 酒:象征着欢愉与放纵,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态度。
- 碧藕花:象征着纯洁与优雅,暗示着青春与美好的回忆。
- 清风:象征着轻松与自由,代表着诗人对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文姬”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王异
B. 李清照
C. 陶渊明
D. 杜甫 -
“高吟烂醉淮西月”中的“烂醉”是什么意思? A. 醉得厉害
B. 醉得轻微
C. 没有喝酒
D. 清醒
答案:
- A(王异)
- A(醉得厉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晏几道的《采桑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都是表现离愁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但李清照的词更具个人情感的细腻,晏几道的词则更显洒脱与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