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时间: 2025-01-03 03:37:47

飞鹊台前晕翠蛾。

千金新换绛仙螺。

最难加意为颦多。

几处睡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横波。

远山低尽不成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飞鹊台前晕翠蛾。千金新换绛仙螺。最难加意为颦多。几处睡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横波。远山低尽不成歌。

白话文翻译

在飞鹊台前,翠色的蛾子轻轻晕染。为了换得千金,我新换了绛红色的仙螺。最难的是,难以表达心意,只能因愁眉而多加颦蹙。几处的睡痕留在醉酒的袖子上,整个春天的愁思近似于横波般涌动。远山在低处消失,却无法吟唱成歌。

注释

  • 飞鹊台:指的是一种高台,古代常用来观鸟。
  • 晕翠蛾:形容翠色的蛾子,给人以清新之感。
  • 千金新换:形容用高价买得的新物。
  • 绛仙螺:一种美丽的螺壳,象征着珍贵的物品。
  • 颦多:因愁苦而皱眉,表现出心中的忧愁。
  • 睡痕:指睡觉后留下的痕迹,暗示着酣睡后的疲惫和思绪。
  • 横波:形容心中的愁绪如波浪般起伏。
  • 远山低尽不成歌:远处的山峦消失,再也无法吟唱出美好的旋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1040-1115),字善长,号隐之,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之一。他以词风婉约、清新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女性的柔情和内心感受。晏几道的作品常常流露出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境。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晏几道的一首词作,创作于他游历于水乡之时。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愁绪以及对爱情的向往与苦闷。

诗歌鉴赏

《浣溪沙》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晏几道对生活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开篇的“飞鹊台前晕翠蛾”,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色,也为整首词奠定了清新而略带忧伤的基调。接下来的“千金新换绛仙螺”,则隐喻了词人对爱情的珍视与追求,表达出为了爱情而愿意付出一切的决心。

而“最难加意为颦多”则是词人的自我反思,尽管内心充满情感,却因愁苦而难以表达,显现出一种无奈与苦涩。此句的情感深邃而真实,让人感受到深沉的内心挣扎。接下来的几句,词人通过“睡痕”和“愁思”描绘了自己在春日中的迷茫与失落,恰如春水荡漾,波澜起伏。

最后,远山的描绘则象征着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虽然自然景色美丽,却无法抚慰内心的烦恼。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晏几道作为词人的独特风格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飞鹊台前晕翠蛾: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营造出清新之感。
  2. 千金新换绛仙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
  3. 最难加意为颦多:反映了内心的挣扎与难以表达的感情。
  4. 几处睡痕留醉袖:暗示着内心的疲惫与无奈。
  5. 一春愁思近横波:将愁绪比作波浪,展现出情感的起伏。
  6. 远山低尽不成歌:象征着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思比作“横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内心的波动。
  • 拟人:通过“睡痕”表现出人物的疲惫感,使情感更为细腻。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内心愁苦的纠结,展现了人在爱情和生活中常有的无奈与迷惘。词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鹊台: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绛仙螺:象征珍贵的爱情与美好事物。
  • 睡痕:象征内心的疲惫与思虑。
  • 横波:象征情感的起伏与不安。
  • 远山:象征内心的孤独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绛仙螺”象征什么? A. 珍贵的爱情
    B. 失去的梦想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A

  2. “最难加意为颦多”中的“颦多”指的是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愁苦
    C. 希望
    答案:B

  3. 诗中“远山低尽不成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李清照的词,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感慨。
  • 《如梦令》:李清照的另一首词,风格清新,情感细腻。

诗词对比

《浣溪沙》 vs 《临江仙》 两首词都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优雅的意境,但晏几道的《浣溪沙》更侧重于内心的愁苦与无奈,而李清照的《临江仙》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渴望。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晏几道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