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时间: 2024-12-31 05:51: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苹风吹碧涨。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
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白话文翻译:
初捻霜纨的时节让我生出惆怅的思绪。隔着树叶传来的黄莺声,似乎在模仿秦娥的歌唱。午睡醒来,懒洋洋地度过了一段时光。双纹的翠色席子铺展在寒冷的水面上。雨过天晴,风把水面吹得波光粼粼。那含情的荷花,泪眼相对,显得娇羞而红润。斜靠在绿云上的新月,弯曲的形状正好像愁眉的样子。
注释:
- 霜纨:初秋时节的纱,指的是薄而轻的丝织品,象征秋天的来临。
- 秦娥: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常被用作歌声的比喻,代表优雅的歌唱。
- 翠簟:绿色的席子,常用于形容凉爽的环境。
- 脉脉:形容目光含情,暗示着情感的流露。
- 泪脸:用来形容荷花的娇羞,仿佛含泪的样子。
典故解析:
“秦娥”源自《楚辞》,是古代歌女的代表,象征美丽与才情。诗中借用“秦娥”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字叔原,号惭愧,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婉约的风格闻名。生活在南宋时期,政治动荡,个人生活充满波折,这使得他的词作多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惆怅。
创作背景:
写作于初秋时节,作者正值多愁善感之际,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情感复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展现了晏几道在细腻情感上的独特把握。开篇以“初捻霜纨”引入,立即带出季节的变化,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稍显凉意的感受。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色,如“隔叶莺声”、“双纹翠簟”,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更通过这些细节反映了内心的惆怅与孤寂。
词中多次出现的“泪脸”和“愁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拟人化表达,增强了情感的共鸣。尤其是最后一句“弯环正是愁眉样”,将月亮的形状与人类的情感紧密连接,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哀愁与思念。这首词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捻霜纨生怅望:初秋的时节让人产生了惆怅的情绪。
- 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黄莺的歌声隔着树叶传来,仿佛在模仿古代的歌女秦娥在歌唱。
- 午睡醒来慵一饷:午睡醒来,懒洋洋地度过了一段时间。
- 双纹翠簟铺寒浪:绿色的席子铺展在寒冷的水面上。
- 雨罢苹风吹碧涨:雨过之后,风吹动着水面,波光粼粼。
-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含情的荷花仿佛在流泪,娇羞而红润。
- 斜贴绿云新月上:新月斜靠在绿云之上。
- 弯环正是愁眉样:弯曲的月亮正好像愁眉的形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赋予荷花以“泪脸”这一人类情感,增强了情感共鸣。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秋天的惆怅、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纨:象征初秋的凉意与思绪的生发。
- 莺声:代表自然的声音,与人类情感相交织。
- 荷花:象征纯洁、娇羞的情感。
- 新月:象征无常与愁苦的思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初捻霜纨”中的“霜纨”指的是: A. 冬季的衣物
B. 初秋的丝织品
C. 春天的花朵 -
诗中“双纹翠簟”描绘的是: A. 一种食物
B. 一种席子
C. 一种花卉 -
诗中提到的“秦娥”是指: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种乐器
C. 古代的歌女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与《蝶恋花》都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后者则是通过自然景色传达情感的复杂性。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晏几道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