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雨》

时间: 2025-01-06 10:02:04

蛟龙噀白雾,天外细濛濛。

沾土曾无迹,昏林似有风。

卷旗妨酒舍,湿翅下洲鸿。

稍见斜阳透,西云一半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蛟龙噀白雾,天外细濛濛。
沾土曾无迹,昏林似有风。
卷旗妨酒舍,湿翅下洲鸿。
稍见斜阳透,西云一半红。

白话文翻译:

蛟龙在空中吐出白雾,天外细雨纷纷扬扬。
雨水落在地面上没有留下痕迹,昏暗的树林中似乎有风在吹动。
卷起的旗帜妨碍了酒舍的视线,湿漉漉的翅膀在洲上飞翔的鸿雁。
稍微看到斜阳透过云层,西边的云彩一半被染成红色。

注释:

  • 蛟龙:传说中的龙,象征着气势磅礴的雨水。
  • :喷吐,吐出。
  • 濛濛:细雨迷蒙的样子。
  • 沾土:指雨水落在地面上。
  • 无迹:没有留下痕迹。
  • 昏林:昏暗的树林。
  • 卷旗:指旗帜被卷起,遮挡了视线。
  • 湿翅:指湿润的鸟翅,表示鸿雁在飞翔。
  • 斜阳透:夕阳西下,阳光透过云层。
  • 西云:西边的云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年),字子华,号东篱,晚号梅村,北宋时期的诗人,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梅尧臣的创作受到欧阳修的影响,强调“诗中有画”的理念。

创作背景:

《和小雨》创作于北宋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人雅士们常常聚集在一起吟诗作对,享受田园生活。诗中描绘的细雨天气与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和小雨》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意境。开篇用“蛟龙噀白雾”形象地展现了雨水从天而降的壮观场面,既有气势又引发读者的想象。紧接着,诗人转向雨水落地后的景象,表达了雨水虽沾湿大地,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似乎在强调自然的流动与变幻。

“昏林似有风”,此句则通过描绘树林的昏暗与风的细微,营造出一种安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深邃。接下来的“卷旗妨酒舍”则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生活中的小细节,似乎在描绘一个小酒馆中的情景,增加了诗的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稍见斜阳透,西云一半红”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夕阳的光辉透过云层洒下,给人以希望与美好的憧憬。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传达了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蛟龙噀白雾:蛟龙象征着雨水的来临,吐出白雾,形象而生动。
  2. 天外细濛濛:细雨从天而降,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
  3. 沾土曾无迹:雨水落地,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强调自然的无常。
  4. 昏林似有风:昏暗的树林中,似乎有风在轻拂,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5. 卷旗妨酒舍:卷起的旗帜妨碍了酒舍的视线,生动地描绘了生活场景。
  6. 湿翅下洲鸿:湿润的翅膀指代归来的鸿雁,展现出飞翔的自由感。
  7. 稍见斜阳透:夕阳的光线透过云层,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8. 西云一半红:西边的云彩被夕阳染成红色,暗示着即将结束的一天和美好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蛟龙噀白雾”,形象地比喻雨水的壮观。
  • 拟人:如“昏林似有风”,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卷旗妨酒舍,湿翅下洲鸿”,形成整齐的音韵和节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细雨、树林、酒舍和夕阳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同时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蛟龙:象征气势磅礴的雨水。
  • 白雾:代表细雨,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
  • 昏林:象征幽静的自然环境。
  • 湿翅:代表归来的鸿雁,象征自由与归属。
  • 斜阳:象征希望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蛟龙噀白雾”中的“蛟龙”代表什么?

    • A. 一种鱼
    • B. 一种鸟
    • C. 一种龙
    • D. 一种云
  2.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哪个季节的特点?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3. 诗中“稍见斜阳透”的意象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悲伤
    • B. 希望
    • C. 愤怒
    • D. 无聊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夜喜雨》相比,梅尧臣的《和小雨》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强调雨水带来的生命与希望。两首诗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