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子渊知颍州》

时间: 2025-01-19 19:51:38

旧谷不栖亩,新春原鹿饥。

野荒多寇夺,诏发抚疲羸。

驿骑东风急,菑田小雨迟。

尘同汉太守,膏泽亦能随。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赵子渊知颍州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旧谷不栖亩,新春原鹿饥。
野荒多寇夺,诏发抚疲羸。
驿骑东风急,菑田小雨迟。
尘同汉太守,膏泽亦能随。

白话文翻译:

旧的谷物无法栖息在田亩上,新春时节,原野上的鹿都因饥饿而苦恼。
荒野之地多有盗贼侵夺,皇命下达,安抚疲弱的百姓。
驿马在东风的催促下飞驰,小雨却迟迟未至于菑田。
尘土飞扬的景象如同汉朝的太守,肥沃的泽地也能够随之而来。

注释:

  • 旧谷:指的是旧年的谷物。
  • 栖亩:栖息在田地上,意指无法丰收。
  • 原鹿:指原野上的鹿,形容自然界的生物。
  • 寇夺:盗贼劫掠。
  • 诏发:皇帝的命令。
  • 抚疲羸:安抚疲惫弱小的百姓。
  • 驿骑:驿站的骑兵。
  • 菑田:一种水田。
  • 尘同汉太守:比喻尘土飞扬,像汉朝的太守一样的混乱。
  • 膏泽:肥沃的土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香涛,宋代著名诗人,理学家,擅长诗词,特别是五言绝句。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主题,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情世态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梅尧臣送别友人赵子渊前往颍州的时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现实,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送赵子渊知颍州》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诗中以“旧谷不栖亩”开篇,生动描述了因丰收困难而导致的民众困苦,体现出对农民生计的关注。接着提到“新春原鹿饥”,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暗示人间的艰辛,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野荒多寇夺”则揭示了社会动荡与盗贼横行的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治安不宁的状态,而“诏发抚疲羸”则表现了统治者试图安抚百姓的努力,但显得无力和苍白。接下来“驿骑东风急”与“菑田小雨迟”形成鲜明对比,急促的骑马送信与迟迟未至的小雨,象征着时局的紧迫与自然的无常。

最后“尘同汉太守”,用汉太守的尘土飞扬比喻当前的混乱,表明诗人对国家形势的深切忧虑。整首诗透过自然景象与社会现象的结合,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悲愤与关切,情感真挚且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旧谷不栖亩”:旧年的谷物未能丰收,隐含着农民的苦恼与困境。
  2. “新春原鹿饥”:春天来临,野生动物也因食物短缺而饥饿,象征自然与人类命运紧密相连。
  3. “野荒多寇夺”:描绘荒野多有盗贼,反映治安不佳,百姓苦不堪言。
  4. “诏发抚疲羸”:皇命下达,意欲安抚疲惫的百姓,显示出统治者的无奈。
  5. “驿骑东风急”:驿马在东风的催促下迅速前行,表现出时局的紧迫感。
  6. “菑田小雨迟”:小雨未能及时滋润水田,象征着农民的希望未能实现。
  7. “尘同汉太守”:尘土飞扬的场景如同汉代的太守,暗示社会的混乱。
  8. “膏泽亦能随”:肥沃的土地和水泽似乎也在随之而来,暗含对未来的期盼与担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尘同汉太守”比作社会的混乱,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社会困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民众苦难的深切关怀,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旧谷:象征着过去的希望与失落。
  • 原鹿:象征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无情。
  • 寇夺:象征社会的不安定与恶劣环境。
  • 驿骑:象征信息的急迫与时局的紧迫。
  • 菑田:象征农耕生活的希望与依赖。
  • 尘土:象征混乱与动荡的社会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旧谷不栖亩”是什么意思?

    • A. 过去的丰收
    • B. 今年无法丰收
    • C. 收成很好
    • D. 田地荒芜
  2. “驿骑东风急”中的“急”字暗示了什么?

    • A. 速度很慢
    • B. 事情紧急
    • C. 风很大
    • D. 骑马很累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登飞来峰》:同样表现了对时局的关注,但在表达上更为豪迈,强调了个人的理想与志向。
  • 李白《早发白帝城》: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人对生命的感悟,情感更加轻松、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