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登览呈王中甫使君》

时间: 2025-01-19 20:52:05

西州城郭虽然小,江汉规模壮矣哉。

大别山头观禹迹,楚波亭上望吴台。

萧萧修竹凤不至,漠漠平沙雁又来。

五马相邀共登览,欲酬秋兴费诗材。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汉阳登览呈王中甫使君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西州城郭虽然小,江汉规模壮矣哉。
大别山头观禹迹,楚波亭上望吴台。
萧萧修竹凤不至,漠漠平沙雁又来。
五马相邀共登览,欲酬秋兴费诗材。

白话文翻译:

西州的城郭虽然小,但江汉的规模实在是壮观啊。
在大别山的山头可以看到大禹的足迹,而在楚波亭上能够遥望吴台。
萧萧的修竹中凤鸟不再飞来,茫茫的平沙上大雁又再归来。
五匹马相邀一起登高远眺,想要借着秋天的兴致来写诗。

注释:

  • 西州:指汉阳地区,古时称西州。
  • 江汉:指江河和汉水,象征着广阔的水域。
  • 大别山:位于今湖北和河南交界处,是著名的山脉。
  • 禹迹:指大禹治水的历史遗迹,象征着治理水患的伟业。
  • 楚波亭:古代亭子,供游人观景。
  • 五马:即五匹马,通常指好友相邀的场面。

典故解析:

  • 大禹治水: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象征着勤劳和智慧。
  • :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吉祥与美好。
  • :大雁的归来通常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戴复古,字子美,号秋水,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天,作者身处汉阳,登高望远,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与壮阔,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此诗以清新的视角描绘了汉阳的山水之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开篇提到“西州城郭虽然小,江汉规模壮矣哉”,以小见大,表现了汉阳的地方特色和江汉的壮丽景观。大别山和楚波亭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诗中“萧萧修竹凤不至,漠漠平沙雁又来”,通过对比,表达了自然的变迁和生命的轮回。最后的“欲酬秋兴费诗材”则体现了诗人以诗歌表达情感的愿望,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友人的邀请。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美景,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西州城郭虽然小,江汉规模壮矣哉:表现汉阳虽小,但江汉的壮观使之不逊色。
    • 大别山头观禹迹,楚波亭上望吴台: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增加诗的厚度。
    • 萧萧修竹凤不至,漠漠平沙雁又来:运用对比手法,萧条与生机并存,表现季节更替与时光流逝。
    • 五马相邀共登览,欲酬秋兴费诗材:体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渴望在秋天的美景中写诗作乐。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西州城郭”与“江汉规模”,“大别山头”与“楚波亭上”。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文历史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以及对秋天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西州:象征地方的宁静与安逸。
  • 江汉:象征广阔与壮丽。
  • 大别山:象征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凤与雁:象征美好与归属感,展现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汉”主要指什么? A. 一座山
    B. 一条河流
    C. 一片水域
    D. 一座城市

  2. 诗中描绘的秋天有什么特征? A. 生机盎然
    B. 萧条冷清
    C. 热情奔放
    D. 暖意融融

  3. “五马相邀”中“马”象征着什么? A. 旅行
    B. 友谊
    C. 财富
    D. 努力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戴复古的《汉阳登览》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戴复古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强调心境的宁静与沉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