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歌》

时间: 2025-01-04 11:07:42

天寒日暮山谷里。

的砾愁成水。

池上渐多枝上稀。

唯有故人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甘露歌》

天寒日暮山谷里,
的砾愁成水。
池上渐多枝上稀,
唯有故人知。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黄昏,山谷里显得格外阴冷,
细小的石砾似乎愁苦得化为水流。
池塘的水边渐渐长出了许多树枝,
而树上的枝叶却愈加稀疏,
只有老朋友能理解这种情景。

注释:

  • 的砾:指小石头、沙砾。
  • 愁成水:形容愁苦之情如水般流淌,表达内心的忧伤。
  • 枝上稀:树上的叶子逐渐变少,象征着孤独与凋零。
  • 唯有故人知:只有老朋友能理解诗人此时的情感,表明亲密的友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睇,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推行新法和精湛的诗词而著称,诗风清新自然,具有深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甘露歌》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波折期,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诗中得到了体现。诗中透露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在孤独中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甘露歌》以清新而凝练的笔触,描绘了寒冷黄昏时山谷的孤寂与忧伤。首句“天寒日暮山谷里”直接设定了情景,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寒冷的天气和即将落下的夕阳,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孤独。接下来的“的砾愁成水”,通过将石砾与愁苦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这种情感甚至化为泪水般流淌。

“池上渐多枝上稀”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出自然界的变化:池塘旁的树木渐渐茂盛,而树上的叶子却愈加稀疏,象征着生机与凋零并存的状态。最后一句“唯有故人知”则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强调了在这种孤独与愁苦的情境中,只有知交才能理解内心的深情厚谊,体现了王安石对友谊的珍视与渴望。

整体而言,《甘露歌》虽然短小,却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有的孤独感与对友谊的向往,展现了王安石对生命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寒日暮山谷里:设置了寒冷的环境和黄昏的时刻,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 的砾愁成水: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结合,突显内心的忧伤。
  3. 池上渐多枝上稀:对比池边的繁茂与树上的稀疏,象征着生与死、希望与失落的对立。
  4. 唯有故人知:强调了知己在孤独时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比作水,形象地表达情感。
  • 对比:池边与树上的反差,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 排比:通过一系列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感慨,突显了在寒冷与孤独中,知心朋友的重要性。它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示了人性中对情感的追求与依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冷:象征孤独与无助。
  • 日暮:代表生命的衰退与时间的流逝。
  • 山谷:隔绝的环境,暗示孤立无援。
  • 的砾:细小的石头,象征生活中的琐碎与忧伤。
  • 故人:知心朋友,象征温暖与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甘露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D. 白居易

  2. “的砾愁成水”中的“的砾”指的是什么?
    A. 大石
    B. 小石头
    C. 泪水
    D. 大海

  3. 诗中强调了什么情感?
    A. 爱情
    B. 友情
    C. 亲情
    D. 自然

答案:

  1. B. 王安石
  2. B. 小石头
  3. B. 友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赠友人》 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多地侧重于对故乡的情感。
  • 《赠友人》:王维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风格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词全集》
  • 《宋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