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天下伟人物》
时间: 2025-01-01 14:57: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天下伟人物
作者:廖行之 〔宋代〕
天下伟人物,荆楚号名流。
幅员千里,英气磅礴岳南州。
雁峤高参翼轸,石鼓下盘朱府,
衮衮应公侯。常记生申旦,
明日是中秋。挈明月,翳翔凤,
驷飞虬。东南一尉,何事三载漫淹留。
谈笑洞庭青草,从此阆风阊阖,
高处看鳌头。更种阶庭玉,
慈母念方稠。
白话文翻译
天下的伟大人物,荆楚地区的人才辈出。
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英气逼人,雄伟如岳南州。
雁峤山高耸入云,石鼓下静卧着朱雀城,
那里的公侯贵族众多。我常常想起生申旦,
明天就是中秋节。带着明亮的月光,展翅飞翔如凤凰,
四匹骏马飞奔如龙。东南的某位官员,
为何在此地三年无所作为?
与友人谈笑在洞庭的青草地,
从此阆苑风轻阖门,
高处俯瞩鳌头。更在庭院中种植玉树,
母亲的思念愈发浓厚。
注释
- 伟人物:指的是杰出的人才。
- 荆楚:古代地名,指今湖北、湖南一带。
- 翼轸:形容雁峦的高耸,翼指雁的翅膀,轸指车辕,意指高远。
- 衮衮:形容众多,常用来形容士人或官员。
- 生申旦:指农历二月初二日,民间习俗认为这天是“龙抬头”的日子。
- 阆风阊阖:阆苑的风,象征着美好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廖行之(约1080-约1140),字士杰,号渔隐,南宋著名诗人。其诗风多描绘山水风光、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兼具豪放与细腻之美。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伟大人物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抒发对伟大理想和个人情感的追求。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天下伟人物》是一首颂扬伟大人物和自然美景的抒情诗。诗的开篇直入主题,强调了“天下伟人物”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人才的崇尚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接着通过描绘荆楚的幅员辽阔和英雄气概,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时代画面。
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自然意象,如“雁峤”、“石鼓”等,突显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历史的悠久。诗人通过对比东南一尉的无所作为,表达了对人才流失的惋惜。最后,诗人在中秋之际与友人谈笑,透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也暗示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追溯与思考,又有对个人情感与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下伟人物,荆楚号名流。":开篇直入,指出伟大人物的出自地,强调人才辈出。
- "幅员千里,英气磅礴岳南州。":描绘广阔的土地与雄伟的自然景观,象征国家的强盛。
- "雁峤高参翼轸,石鼓下盘朱府,":具体的地理描绘,展现出文化与历史的积淀。
- "衮衮应公侯。":强调士人众多,社会地位的显赫。
- "常记生申旦,明日是中秋。":引出个人情感,注重节日的情境。
- "挈明月,翳翔凤,驷飞虬。":展现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与赞美。
- "东南一尉,何事三载漫淹留。":流露出对人才流失的惋惜与思考。
- "谈笑洞庭青草,从此阆风阊阖,高处看鳌头。":表达诗人对自然与友人交往的热爱。
- "更种阶庭玉,慈母念方稠。":结尾含蓄地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与深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挈明月,翳翔凤”,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如“驷飞虬”,形象生动,表现出迅疾与力量。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以“伟人物”为主线,探讨了人才的重要性与历史的积淀,同时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的热爱与对母亲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伟人物:象征着国家的希望与未来。
- 荆楚:历史文化的象征,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 明月:象征美好的愿望与团圆的期盼。
- 鳌头:象征着高峰与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荆楚”是指哪个地区? A. 河北
B. 湖北、湖南
C. 广东 -
诗中“明日是中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节日的珍视
C. 对朋友的思念 -
下列哪个意象不出现在诗中? A. 明月
B. 鳌头
C. 瀑布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崇敬与理想。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的词牌,表达人生哲理与情感。
诗词对比:
- 廖行之与李白的作品都呈现出对伟大与理想的追求,但廖行之更强调对家乡与母亲的情感,李白则更多地表达对人生豪情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廖行之的相关研究论文和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