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闻雁》

时间: 2025-01-04 11:17:10

微日输晴宿霭妆,征鸿迎暖到南州。

相呼相唤稻粱熟,年去年来芦苇秋。

琴操曾遗中散恨,海濒还见子卿不。

夕阳莫傍江楼去,长有别离人倚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暮秋闻雁
by 廖行之

微日输晴宿霭妆,
征鸿迎暖到南州。
相呼相唤稻粱熟,
年去年来芦苇秋。
琴操曾遗中散恨,
海濒还见子卿不。
夕阳莫傍江楼去,
长有别离人倚楼。

白话文翻译:

微弱的阳光透过朝霭装点着大地,
候鸟归来,迎接温暖的南方。
它们互相呼唤,稻谷和粱米都成熟了,
年复一年,芦苇在秋天依旧摇曳。
琴声曾遗留下心中的遗恨,
在海边依然能见到你,卿卿可曾在?
夕阳不要依恋江楼而去,
总有离别的人在楼上倚望。

注释:

  • 微日:微弱的阳光。
  • 宿霭:早晨的雾霭。
  • 征鸿:指候鸟,象征迁徙。
  • 稻粱:稻米和粱米,象征丰收。
  • 琴操:古琴曲,象征情感的寄托。
  • 子卿:古代对亲密人的称呼。
  • 江楼:江边的楼阁,象征思念与离别。

典故解析:

  • 琴操:古琴演奏中常含有对过往情感的抒发,代表了对昔日情人的怀念与思念。
  • 征鸿:古诗中常用候鸟的迁徙来比喻人生的离别与聚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见长,语言清新而含蓄,常借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暮秋时节,正值候鸟南飞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暮秋闻雁》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亲情离别的感慨。开篇的“微日输晴宿霭妆”便展现了一个清新而宁静的秋晨,微弱的阳光透过清晨的雾霭,照亮了大地,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接下来的“征鸿迎暖到南州”则引入了候鸟的意象,不仅象征着秋天的来临,更隐喻着亲友间的离散与团圆。

诗的中段通过“相呼相唤稻粱熟”描绘了丰收的场景,显现出对生活的希望与美好期待。而“年去年来芦苇秋”则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反思,芦苇在秋风中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后续的“琴操曾遗中散恨”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遗憾。而结尾的“夕阳莫傍江楼去”则是一种告别的情绪,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暖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微日输晴宿霭妆:微弱的阳光透过晨霭装点大地,表现出秋天的清新气息。
  2. 征鸿迎暖到南州:候鸟归来,迎接温暖的南方,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3. 相呼相唤稻粱熟:候鸟互相呼唤,稻米和粱米丰收,描绘出丰收的喜悦。
  4. 年去年来芦苇秋:年复一年,芦苇在秋天摇曳,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5. 琴操曾遗中散恨:古琴声曾留下心中的遗憾,隐喻对往事的怀念。
  6. 海濒还见子卿不:在海边还能见到你吗?表达对情人的思念。
  7. 夕阳莫傍江楼去:夕阳不应依恋于江楼而去,象征着惜别的情感。
  8. 长有别离人倚楼:总有离别的人在楼上倚望,表现出孤独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候鸟比作离散的亲友,寄寓深情。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微日:象征希望与温暖。
  • 征鸿:象征迁徙与离别。
  • 稻粱:象征丰收与生活的美好。
  • 琴操:象征情感的寄托与怀念。
  • 夕阳: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征鸿”指的是: a) 候鸟
    b) 雁阵
    c) 秋风
    答案:a) 候鸟

  2. 诗中“琴操曾遗中散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遗憾
    b) 欢乐与聚会
    c) 忧伤与愉悦
    答案:a) 失落与遗憾

  3. 诗中提到的“夕阳”象征着: a) 新的开始
    b) 时光流逝与离别
    c) 繁荣昌盛
    答案:b) 时光流逝与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天净沙·秋思》 by 马致远

诗词对比:

  • 《秋夕》中也表现了秋天的孤寂与思念,杜甫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情感,与《暮秋闻雁》形成对照。
  • 《天净沙·秋思》则通过更为浓厚的戏剧性与音乐感,展现了同样的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后世诗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