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七》
时间: 2025-01-06 10:03: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其七
作者: 严绳孙 〔清代〕
湖上好,谷口旧相招。
青锦湍回开画槛,
绿杨风过响檀槽。
迟日醉春醪。
帘影外,宛转小红桥。
见按金钗临水裔,
又兜罗袜下山椒。
催上木兰桡。
白话文翻译
在湖面上,景色真美,谷口的旧友又在招呼我。
青色的水流蜿蜒而过,像画中的栏杆一样,
微风吹过绿杨,带来了檀槽的悠扬声响。
阳光迟迟地洒在春酒上,我醉意朦胧。
帘影外,曲折的小红桥映入眼帘。
我看到一个女子,轻轻地将金钗靠在水边,
又见她的罗袜轻轻地掩在山椒下。
快点,赶紧划起木兰的小船。
注释
- 湖上好:湖面上的景色美好,暗示春天的生机。
- 谷口:指的是山谷的入口,古代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 青锦湍:形容水流清澈,像青色的锦缎一样。
- 响檀槽:檀槽是指檀木制成的乐器,意指微风拂过时的声音。
- 醉春醪:春酒,代表饮酒的欢快和醉意。
- 金钗:古代女子用来盘发的饰物,象征女子的美。
- 罗袜:指女子穿的袜子,强调细腻和典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严绳孙(1663-1735),清代诗人,字子明,号山樵,晚号海上老人。严绳孙一生致力于诗词的创作,并与当时的许多文人交往密切,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情感细腻,意境优美。
创作背景
《望江南 其七》创作于清代,正值康熙年间,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纷纷吟咏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怀。此诗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欢愉。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七》以湖光山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美丽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在诗中,湖面上的景色和谷口的呼唤都表现出一种温暖的情感,令人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青锦湍回开画槛”和“绿杨风过响檀槽”等意象,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水流的清澈和风的轻柔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愉悦。而“迟日醉春醪”则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巧妙结合,表达出醉于春酒的欢快和对生活的热爱。
后半部分的描写更加细腻,通过“金钗”和“罗袜”这些意象,展现出女子的娇美与动人,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轻松的生活气息。小红桥和木兰桡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使得整个诗篇在描写自然风光的同时,也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日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上好,谷口旧相招:开篇直接描绘美好的湖上景色,暗示着友好的情谊。
- 青锦湍回开画槛:用“青锦”形容水流的颜色,表现出水的清澈与流动之美。
- 绿杨风过响檀槽:风吹过绿杨,带来乐器般的声音,表现自然的和谐美。
- 迟日醉春醪:阳光洒落,令人醉于春酒,暗示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
- 帘影外,宛转小红桥:小红桥的出现增添了生活的情趣,构建出一个美好的画面。
- 见按金钗临水裔:描绘出女子的美丽,暗示着生活中的温柔与细腻。
- 又兜罗袜下山椒:细腻的描写,显现出女子的优雅与生活的细节。
- 催上木兰桡:最后一句呼唤行动,表现出一种轻快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锦湍”比喻水流的颜色,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帘影外,宛转小红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绿杨风过响檀槽”,形象地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愉悦的生活态度,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象征着宁静与和谐,代表诗人内心的平静。
- 春酒:代表生活的欢快与美好,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金钗、罗袜:象征着女性的美丽,展现了生活中的细腻和优雅。
- 红桥: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增添了生活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锦湍”形容什么? A. 湖水的颜色
B. 山的颜色
C. 天空的颜色
D. 草的颜色 -
“迟日醉春醪”中的“醪”指的是什么? A. 酒
B. 食物
C. 花
D. 水 -
诗中提到的小红桥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自然
C. 美丽
D. 生活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江雪》:同样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孤寂与美丽,主题虽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体验。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色,但更加注重情感与意境的交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对照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望江南 其七》的美妙意境与深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