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八月廿一日除书予拜太平兴国宫祠官呈赵》
时间: 2025-01-04 06:48: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己亥八月廿一日除书予拜太平兴国宫祠官呈赵 岳珂 〔宋代〕
世间何物最是閒,司谏拂衣归华山。 倦来忘记省不得,依约此语祥符间。 终南捷径本自错,老子新司紫元钥。 官家雇我作閒人,有酒醉呼端不恶。 岁糜廪粟月俸钱,豢鹤有料芝有田。 人生何必待有用,我老得此宁非天。 君不见当年把臂龙图上,司谏放归元未放。 又不见倦翁山行醉复醒,说著拂衣今亦忘。
白话文翻译: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闲适?是那位司谏大人脱下官服归隐华山。 疲倦时忘记了,记不清了,仿佛这些话是在祥符年间说的。 终南山的捷径本来就是错误的,老子我新掌管了紫元钥。 皇帝雇我做个闲人,有酒喝醉了呼唤也不坏。 每年消耗着仓库的粮食和每月的俸禄,养鹤有饲料,种芝有田地。 人生何必非要有所作为,我老了能得到这些难道不是天意吗? 你没看见当年我们并肩在龙图阁上,司谏大人放归山林其实并未真正放归。 又没看见那位疲倦的老翁在山中行走,醉了又醒,说着要脱下官服,现在也忘记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司谏:官名,负责规谏皇帝的官员。
- 拂衣:脱下官服,指辞官归隐。
- 华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常被用作归隐的象征。
- 祥符:宋真宗的年号,这里指代过去的某个时间。
- 终南捷径:比喻通过不正当手段快速达到目的。
- 紫元钥:指重要的职位或权力。
- 官家:指皇帝。
- 豢鹤:养鹤,比喻隐居生活。
- 芝:灵芝,象征长寿和吉祥。
典故解析:
- 终南捷径:出自《新唐书·卢藏用传》,卢藏用曾隐居终南山,后因名声大而被召为官,后世用“终南捷径”比喻通过隐居等手段以求官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自由闲适生活的渴望和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渴望。诗中“司谏拂衣归华山”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而“官家雇我作閒人,有酒醉呼端不恶”则反映了作者对现有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官场和隐居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间何物最是閒,司谏拂衣归华山。”:开篇提出问题,世间什么最闲适?答案是那位司谏大人辞官归隐华山。
- “倦来忘记省不得,依约此语祥符间。”: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记忆的模糊,仿佛这些话是在祥符年间说的。
- “终南捷径本自错,老子新司紫元钥。”:批评了通过不正当手段求官的做法,同时表明自己新掌管了重要职位。
- “官家雇我作閒人,有酒醉呼端不恶。”:表达了作者对现有生活的满足,皇帝雇他做个闲人,有酒喝醉了呼唤也不坏。
- “岁糜廪粟月俸钱,豢鹤有料芝有田。”:描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每年消耗着仓库的粮食和每月的俸禄,养鹤有饲料,种芝有田地。
- “人生何必待有用,我老得此宁非天。”: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认为人生不必非要有所作为,老了能得到这些难道不是天意吗?
- “君不见当年把臂龙图上,司谏放归元未放。”:回忆过去,当年并肩在龙图阁上,司谏大人放归山林其实并未真正放归。
- “又不见倦翁山行醉复醒,说著拂衣今亦忘。”:描述了疲倦的老翁在山中行走,醉了又醒,说着要脱下官服,现在也忘记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终南捷径”比喻通过不正当手段快速达到目的。
- 对仗:如“岁糜廪粟月俸钱,豢鹤有料芝有田”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和隐居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渴望和对现有生活的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山:归隐的象征。
- 紫元钥:重要的职位或权力。
- 豢鹤:隐居生活。
- 芝: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司谏拂衣归华山”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隐居生活 C. 旅行生活 D. 学术生活 答案:B
-
“终南捷径”在诗中比喻什么? A. 正确的道路 B. 错误的道路 C. 快速的道路 D. 隐居的道路 答案:B
-
诗中“官家雇我作閒人”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满足? A. 官职 B. 闲适生活 C. 财富 D. 名声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岳珂的这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而岳珂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岳珂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